綠色生活﹕復耕復村 荔枝窩村好示範

文章日期:2015年07月19日

【明報專訊】香港有一個地方,位處海岸公園和郊野公園之間,擁有得天獨厚的景色,保留了完整的客家村落,數十年來,風景如一,未受地產發展的影響。

荔枝窩,就是如此的一個地方,然而絕大部分的村民早在六七十年代移居英國,十室九空,踏上荔枝窩的,數十年來都是遊人。

而這個地方,正悄悄地改變。

荔枝窩是郊野公園的「不包括土地」,近年很多地產發展商也對這些土地虎視眈眈,難得目前的荔枝窩沒什麼改變,近年更有村民和有心人,希望透過復耕去復村,營造一個永續的鄉村社區。

現在,水道已開通,農作物茁壯成長,剛收割今年第一造稻米,村屋有年輕人居住,退休村民回去幫手之餘,分享昔日在鄉郊生活的點滴和農村智慧。

復興荔枝窩村,除了給予其他鄉村展示另一種可能,還有傳承村落文化——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另一重意義。

從荒田到稻田 租田下田復耕

對上一次到訪荔枝窩,是六年前的事,路上遇到的都是遊人,穿梭在村屋之間,只見一位老婆婆坐在窄巷梯級上休息。那時對荔枝窩的印象——生態豐富,鳥語花香,可惜農田荒廢,村民人去樓去, 沒有生氣。上周到訪,農田種滿稻米,金澄澄的稻穗隨風搖曳,有人在收割,有的在曬穀,村屋更有非原居民的藝術家和農夫居住。今時今日荔枝窩,變得不一樣了。

永續荔枝窩社區營造計劃

有這個轉變,背後的推手是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七十年代他曾到訪荔枝窩,對這裏景色念念不忘。荔枝窩是完整的客家村落,前面是美麗的印洲塘海岸公園,後方是風水林和郊野公園,對於荔枝窩的荒廢和凋零感到可惜。早前他與建築師、設計師和農夫前來,探索復興村莊的可能,認識的一些村民,對荔枝窩有深厚感情,也不忍村莊荒廢。在他推動下,香港大學嘉道理研究所、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長春社,聯同荔枝窩文化促進會共同合作,成立「永續荔枝窩-鄉村社區營造計劃」,兩年前起,向村民租下農田,招募義工下田,以有機方法耕種, 回復昔日面貌,他們最終目標是,「透過復耕去復村」。

老村民回村 重建耕地

荔枝窩村位於新界東北,有四百多年歷史,曾盛產稻米和桔,而非荔枝。除着六七十年代的移民潮,九成村民搬走,大部分移民英國。「永續荔枝窩社區營造計劃」開始後,一些有心村民,也回到村莊出一分力。

人稱七叔的曾亞七,今年七十有七,在荔枝窩長大,因當年生活艱難,一九六二年,二十五歲便到英國打工,前年重踏荔枝窩,因為「人要落葉歸根」七叔說 。

雖然昔日生活艱苦,而且移居英國多年,但七叔對荔枝窩存着深厚感情,「 村民以耕田或捕魚為生,以前一年種兩造米,十月收米後便種番薯,因田地不多,種米不夠餬口,所以種番薯很重要,也要斬柴賣柴幫補家計,加上荔枝窩地處偏僻,要出墟市買賣東西也需攀山涉水,生活不方便,也十分艱苦」。但在七叔心目中,「荔枝窩雖是耕田的地方,但環境比很多圍村優美,有山有水亦有田,是我的根」。

難忘摸黑捉蟹時

七叔懷念荔枝窩很多往事,特別是親手種的米,「自己種的米特別好吃,在英國吃不到那種味道。以前我經常走到屋頂,看着大塊金黃色的稻田,風吹的時候稻穗沙沙作響,景色很美」。憶述往事,七叔滔滔不絕,「以前海灘好多蟹,夜晚肚餓,拿桶到海邊捉蟹,多到吃不完。中秋節會放孔明燈,娶新袍要拜祠堂,添丁會點燈,農曆五月十三的關帝誕,會搶花炮,毫不熱鬧。」七叔未能落手耕田,但看到現在有班有心人在荔枝窩復耕,令村落不致荒廢,感到欣慰。

復村的路漫長,老村民移居海外多年,未必會回來居住,香港大學嘉道理研究所項目經理Katie希望,「 有興趣的人可搬入來,一起耕種或想想其他可能,令荔枝窩回復當年的面貌。荔枝窩也是一個示範點,展示傳統鄉村與大自然的共生關係,提供人們另一生活選擇的可能。 」

他們怎樣看荔枝窩?

這遍土地上,有藝術家、退休人士、大學生在幫忙,也有村民回來盡一分力,他們留在這兒的想法或許不同,相同的是,努力保留村莊,令她漸漸回復生氣。

荔枝窩村長曾偉業

爸媽昔日在荔枝窩生活,他在沙頭角長大,自小常來荔枝窩,「這裏的環境由我出世到現在四十多年也沒有變。每逢新年,很多村民也會回來拜神祭祖,鄉情味濃。」他希望,在英國的兄弟,退休時可回來居住,回憶童年時光。

香港大學嘉道理研究所項目經理Katie

協助計劃發展的重要人物,事事親力親為到荔枝窩打點一切。Katie希望荔枝窩有人耕田,復耕只是一個引指,最終期望荔枝窩復興成一條真實的農村,而非以噱頭掛帥的旅遊村或藝術村。Katie最深刻是,「這裏清晨時,田野間瀰漫一層霧氣,美得有點不真實」。

中大環境科學系三年級學生晉

採訪當日,預料第二天打風,阿晉和工作人員忙於割禾、打穀,外表文質彬彬,幹粗活卻不手軟。為體驗農耕生活和了解鄉村文化,阿晉早前參加了「永續荔枝窩-鄉村社區營造計劃」的志願人士培訓課程,年初開始在這裏幫手,「荔枝窩昔日是一條客家村,在此可以尋回消失了的文化遺產」。

他十分支持復耕計劃,認為香港可耕種的地方愈來愈少,若不盡力去保留,可能很快就會消失。「香港雖然很大面積是自然環境,但現在的趨勢是將自然環境改建成高樓大廈。談經濟發展,第一線應從農業開始,現在農作物在超市購買得到變得理所當然,大家遺忘了,其實他們全是來自原始的土地。」

環境藝術家Monti

金黃色的稻穀,一行又一行堆疊在田邊空地上,義工Monti拿着鋤頭翻榖,趕在日落前把榖曬乾。種米經驗不多,舉手投足卻有板有眼。「我的種植經驗流在血液之中。」她笑說。

Monti是荔枝窩復耕計劃的開荒牛,昔日是馬屎埔村民,祖父母、父親,也是務農為生,後因收地而被迫離開從小生活的地方。她曾在芬蘭修讀環境藝術,在芬蘭給她最大感覺是人與大自然的感覺很親近,「來到荔枝窩,重拾那種感覺。」現在她在荔枝窩租屋居住,每星期回來兩三次。

回想當初來荔枝窩復耕,她坦言像「勞改」,因農田荒廢已久,由零開始除草開田耕種,流下不少汗水,卻樂在其中,「香港很多鄉村,不是荒廢,就是發展。如果這個模式成功,可以給予其他地方一個參考方向。以前住在馬屎埔,話收就收,荔枝窩很幸運,有大班有心人支持復耕復村。這裏有山有水,適合耕種,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成」。

位處偏僻 居民盼開放交通

荔枝窩屬於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但因交通極之不便,遊荔枝窩的人不多。從烏蛟騰步行兩小時到埗,較快方法是從沙頭角碼頭租船,約十五分鐘,但須持警務處簽發的禁區通行證方可進出。

村民一直爭取開放荔枝窩交通,例如新增街渡由馬料水到荔枝窩,但不得要領,村長曾偉業表示:「早前政府六個部門來視察,認為這裏的碼頭不合格,但沒有部門願意接管處理,也沒提供可行的解決辦法。」

荔枝窩之最

荔枝窩村是典型客家村,屋內部設計,一邊廚房、一邊浴室,浴室無門,只有一矮牆遮檔。荔枝窩共有二百一十一間村屋,當中包括三座祠堂,分別是曾氏宗祠、黃氏宗祠及黃公維興祖祠。村屋以青磚及泥磚建造,整條村落由三條直巷和九條橫巷分隔。荔枝窩的風水林植物逾百種,並擁有全港最大範圍的日本大葉藻,全港最大銀葉樹林,全港最粗的白花魚藤。荔枝窩也是香港地質公園的景點之一,可近距離看到砂岩、粉砂岩和礫岩混雜的岩層。

慶春約 七村結盟

荔枝窩村前有一座供奉關帝的協天宮,廟宇旁有一座刻上「小瀛學校」和「慶春約」的建築物,「慶春約」對村民來說別具意義。話說當年英國租借新界時,沙頭角區分為十約,「約」是有關鄉村公益的結盟,包括荔枝窩、三椏、鎖羅盆、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和小灘七條村,為維繫宗族情誼共組慶春約。荔枝窩是慶春約的中心村落,故小瀛學校成了慶春約的事務中心。

文/ 李佩雯

圖/ 陳淑安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