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粥營養媲美參湯 高纖低升糖 小米好煮意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06日

【明報專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今年訂立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別看小米一顆顆十分細小,其營養價值高於白米、小麥;升糖指數(GI)比白飯低,但蛋白質和纖維較高,有助控制血糖水平、增加飽腹感,亦幫助排便。

不過,香港人普遍對小米有點陌生,毫無「煮意」!營養師教做沙律增加蛋白質,中醫建議用來煲粥,不但健脾開胃,甚至有「代參湯」美譽。

「小米是一類穀物的統稱,品種繁多,有不同顏色及大小。」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方敏琪指,小米在惡劣環境下仍可耕種,在亞洲和非洲國家十分普遍。根據FAO資料,小米包含黃小米(foxtail millet,又稱小米)、珍珠粟(pearl millet)、穇子(finger millet)和福尼奥米(fonio)等品種,它們均是全穀物,提供多種人體必需營養素。

在香港最常見的是foxtail millet(下稱小米),外形比白米細小,圓滾滾,呈金黄色 。雖然它不是香港人主糧,但亦非餐桌新丁。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姜小舟表示,中國傳說中神農「嘗百草,辨五穀」中的五穀,普遍指「稻、麥、黍、稷、菽」5種糧食,「稷又稱粟,去殼後就是常見的小米」。在北方,小米又稱為穀子,「它原產於中國北方,在約8000年前內蒙古境內,已發現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粟」。小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補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後體虛、食慾不振的良好食品」。

煲粥浮「精華油」勿浪費

從營養角度看,方敏琪指小米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及礦物質,包括磷質及鎂質;亦含有天然抗氧化酚類化合物,例如酚酸、類黃酮,「由於小米比白米含較豐富纖維素(生小米每100克含8.5克膳食纖維;白米含極少膳食纖維),以及升糖指數較低,所以適合關注血糖人士食用。用小米代替白米飯,不但可以減低餐後血糖升幅,亦可同時攝取額外纖維素,增加飽腹感」。她鼓勵以全穀物例如小米、糙米、紅米等,代替加工碳水化合物(河粉、腸粉、粥等),「未經大量加工打磨的穀物類,保存了天然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素,其中維他命B雜有助釋放能量;而且全穀類一般升糖指數較低,對於控制血糖及保持能量水平有很大益處」。

糙米、紅米要預先泡水再煮,口感比較粗糙,並非人人能接受,方敏琪表示,「小米很小,所以快熟一些,容易烹調,口感也不太粗糙,較易讓人接受」。但看着陌生的小米,毫無「煮意」?她建議可用小米做沙律,亦可代替白飯,「如果吃不慣,可以混入白米中煮飯,起初白米與小米比例可嘗試3:1」。烹煮小米時加入愈多水及煮愈長時間,小米愈軟和容易消化,「所以消化力弱人士,例如長者,可選擇煮小米粥」。

姜小舟亦指,「黃色食物可補脾胃」,因此小米有助健脾開胃,煮粥就適合病後體虛的人在嘔吐、腹瀉及產後食用;失眠人士也適合吃小米,「中醫學中,失眠有多種證型,其中一種是『胃不和則臥不安』,即是腸胃差導致睡眠不佳,用小米調理腸胃有助改善失眠」。此外,煮粥時粥面會浮現薄薄一層黏稠物質,俗稱米油,「有些人以為有層油不好,千萬不要浪費,其實是精華」!小米油有滋補功效,甚至有「代參湯」美譽。

蛋白質豐富 可加入蒸肉餅

上班族想炮製健康午餐盒,除可用小米作主糧,方敏琪建議將小米浸軟瀝乾後,加入蒸肉餅、漢堡扒等,代替部分動物蛋白質,從而減少飽和脂肪攝取及增加纖維量,提升飽足感之餘亦幫助排便。「每100克計算,生白米含6.6克蛋白質,生小米則含11克蛋白質。」建議純素食者在主糧中加入小米,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惟不能單靠一款食物來攝取蛋白質,「要選擇多元化植物性食物,如黃豆、藜麥、果仁等,才可滿足蛋白質和必需胺基酸的需要」。

文:李欣敏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升糖指數 減肥餐單 營養師 中醫食療 全穀物 國際小米年 藜麥 小米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