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調治 走出「痛」苦深淵

文章日期:2023年02月20日

【明報專訊】慢性痛症是指持續超過3個月、反覆發作的疼痛,常影響患者起居生活、工作、睡眠及情緒。中醫理解慢性痛症多從氣血、臟腑角度出發,通過身心整體調治,一方面期望減輕痛楚,另一方面期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減少痛症對各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

慢性痛症的成因繁多,有因為傷患未癒、神經受損、筋骨關節退化、癌症等;亦可以是原因不明,即無法透過客觀檢查發現身體結構有任何異常。慢性痛症以女性多見,疼痛部位可涵蓋全身,臨牀上比較常見的疼痛部位包括頭肩頸、口面、腰臀、腹部,具體感覺包括痠痛、牽拉痛、針刺痛、灼痛等。由於疼痛是主觀感覺,痛感無法用儀器測量,因此在評估疼痛嚴重程度及影響時,醫者需要耐心跟患者溝通,並借助經驗判斷病情。

氣血瘀滯痛處固定 氣血不足痛處游走

中醫認為痛症成因有「外因」、「內因」兩類:

‧外因多由於環境因素,如感受風寒濕邪、跌仆損傷,多引起急性痛症,起病急,病程短,康復較快

‧內因多由於身體機能長期欠佳的因素,如氣滯血瘀、氣血不足,多引起慢性痛症,起病緩,病程長,康復較慢

常見的內因病機,可分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前者為實證,是指氣血瘀滯,導致經絡壅塞不通而形成疼痛。臨牀表現可見痛處固定不移,呈脹痛、灼痛、針刺痛,拒按,患處可見瘀斑瘀點或腫脹。診舌時舌色偏暗,有瘀斑,脈象艱澀不暢;後者為虛證,是指氣血不足,無力濡養經絡而使經絡空虛,造成疼痛。臨牀表現可見痛處游走不定,痛感時輕時重,呈隱隱作痛、痠痛麻木,喜按,患處可見皮膚蒼白有冷感。診舌時舌色偏淡,舌體腫脹,脈象沉細無力。

中藥攻補兼施 行氣活血

因氣滯血瘀而造成的慢性疼痛,治療需要行氣活血、暢通經絡,常用方藥包括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丹參、香附、延胡索、三七(田七)等。因氣血虛弱而造成的慢性疼痛,治療需要補益氣血,常用方藥包括補中益氣湯、四物湯、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等。鑑於臨牀常見的慢性痛症病人,證候多為虛實夾雜,在實際治療上通常要攻補兼施,行氣活血與補益並用。

針灸近部取穴 疏通經絡

針灸治療方面,針對痛症一般可採用近部取穴,即選用位於痛處附近的穴位,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如筋骨關節的痛處固定,亦可以針灸刺激相關的壓痛點,中醫術語稱「阿是穴」,也有調暢氣血的作用。按照辨證施治的原則,氣滯血瘀者在針灸時可用「瀉法」,即強手法刺激;氣血虛弱者在針灸時可用「補法」,即手法較輕柔,或配合選用有補益功能如穴位,如背俞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等。

觀察神色語氣姿勢 非「見痛止痛」

慢性痛症患者除因痛楚帶來不適外,還可伴隨其他症狀,例如因疼痛難當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煩躁、情緒低落等。由於這些兼夾症狀與疼痛往往能互相影響,故在中醫辨證和調治上需將痛症和全身情况一併考慮及處理,而非「見痛止痛」。整體調治是中醫治療慢性痛症的特色,強調整體診察,患者的每一個症狀和體徵都可能對診斷辨證有指導意義,因此需予以重視。通過仔細觀察患者的神色、表情面貌、說話的聲調語氣、姿勢動作,了解患者的病史、診療經歷等,有助醫師掌握患者的痛症病情、體質狀况和精神狀態,完善治療方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健康 痛症 中醫 痛症治療 慢性痛症 醫食因緣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