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治通鑑:髖關節退化 水療輕鬆紓痛

文章日期:2023年02月13日

【明報專訊】髖關節為人體其中一個最強的關節,負責承受體重,讓我們可以直立行走。但當關節使用數十年後,難免會退化。從X光片中會看到,髖關節空間減少,代表軟組織有一定程度磨蝕,就好像波鞋穿久了,鞋底會磨蝕一樣。此外,關節面亦會不順滑,甚至出現骨刺。

當髖關節退化,軟組織磨蝕,導致骨磨骨,患者會開始覺得髖關節疼痛,活動時有響聲,站立和步行久了會特別痛,需要坐下休息、為髖關節減壓才得以紓緩。另外,患者會覺得關節緊,活動幅度減少,常有「頂住」、「去不盡」的感覺,並且在生活上引起各種不便,例如難以俯身穿襪穿鞋、坐低起身時很僵硬及難以蹲下。長期如此,患者因為不適而減少活動量,慢慢引致肌肉流失,削弱心肺功能,亦可能令平衡力下降,增加跌倒風險,陷入惡性循環。社交方面,患者因出行不便,減少正常社交,平常與三五知己飲茶、行山都變得困難,難免影響心情。

水中體重減輕七成半

 如在家中步行到廁所都有困難的話,則屬嚴重患者,可考慮置換人工髖關節,更換磨蝕關節,再做適當術後復康。然而,置換人工髖關節要開刀及麻醉,如患者年紀較大或有長期疾病,未必能承受麻醉風險;醫療費用亦非一般市民能負擔;公立醫院的話則輪候隊伍長。因此,情况輕微或不適合做手術的患者可以嘗試保守治療,盡量多運動髖關節,保持活動幅度及下肢肌肉力量。

對抗關節炎,最重要是保持關節活動,但不少患者連簡單活動都感到痛楚,怎樣踏出第一步呢?臨牀上,治療髖關節炎的方法很多,其中較舒適是水中物理治療。因為水有浮力,若水深及胸,參加者只要浸在水中,體重已減輕七成半,讓髖關節可以暫時減壓,紓緩疼痛。很多髖關節炎患者在水中可以蹲下、上梯級,甚至跳躍,都是難以在陸地做的動作,但在水中能輕鬆做到,令水中訓練更多元化。此外,水中訓練可利用水的阻力讓患者全面鍛鍊下肢肌肉,簡單如在水中行路,身體會動用更多肌肉,包括下肢及軀幹核心肌肉,有助提升患者下肢力量及平衡力。

舒適的治療方法可讓患者更易適應,慢慢建立恆常運動習慣,保持關節活動,同時減少其他身體機能倒退,如平衡力及心肺功能。社交方面,參加水療課程可認識其他同學,交流痛症管理心得。有患者可能抗拒天冷時接受水療,但其實坊間設有不少室內恆溫暖水池,可以安心參與。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由物理治療師主導的水療、評估服務,詳情可瀏覽bit.ly/3ipDkeO或致電2783 3616查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方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相關字詞﹕物理治療 髖關節置換手術 髖關節 姿治通鑑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