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度脈搏呼吸 自測脈息比 透視身體狀况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18日

【明報專訊】古時,除了望聞問切,我們的祖先還用什麼方法來判斷健康呢?答案是脈息比。

脈息比就像身體的天氣預報,隨時變化,能及時反映出身體是否處於健康狀態。臨牀上每天為病人測脈息比,對治療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據此作養生保健!脈息比簡單實用,今天教大家如何自測。

脈,就是脈搏;息,一呼一吸為一息。脈息比就是脈搏與呼吸之間的比值。《黃帝內經》提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意思是說,脈搏和呼吸有一定比例,當比值在4至5,就是「平人」,如果太低就是「少氣」,太高就是「脈躁」。所以大家可以自測脈息比,再根據相應分類作養生保健。

比值<3或>6 病重快求醫

首先,測量每分鐘「脈搏」次數,再測每分鐘「呼吸」次數,將脈搏次數除以呼吸次數,得到一個脈息比值:

‧脈息比值<4,就是「少氣」,說明身體比較虛寒,運動時耐力不足

‧脈息比值在4至5,就是「平人」,處於暫時平和,或者是虛實夾雜

‧脈息比值>5,就是「脈躁」,通常是實證熱證,表現燥熱,運動後容易出現胸悶、心慌

少氣或脈躁者,根據脈息比養生保健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但如果經過家居調理,脈息比都不能改善,便要及時找中醫調治。當脈息比值<3或>6,則表示病重,需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比值<4 「少氣」虛寒

如果發現自己「少氣」,可以這樣保健養生:

食療:紅棗6克 、生薑6克、紅糖6克、桂皮6克,煲水代茶飲;糖尿病患,紅糖改成北沙參6克

外治:艾灸、神燈、鹽袋熱敷湧泉穴,或艾葉煮水泡腳,選其中一種方法,20分鐘即可。也可以按揉足三里、氣海、太淵各200下;少喝冷水,少食辣椒,多曬太陽

比值4至5 「平人」暫平和

如果脈息比是「平人」,這是相對、暫時的狀態,可以自我家居調理:

1.食療:與「少氣」相同

2.外治:可按揉足三里、氣海、太淵各200下;推拿、針灸、刮痧、拔罐等都可以

比值>5 「脈躁」燥熱

如果脈息比是「脈躁」,保健方法是:

食療:紅棗6克 、生薑6克、菊花10克,煲水代茶飲;也可以煮食白蘿蔔湯

外治:背部刮痧、拔罐,還可用穴位指壓法,點壓二間穴及魚際穴各200下,大便秘結加支溝穴。建議多飲水、減少蛋奶肉、不要熬夜

■臨牀案例

脈息比6.85 右下腹痛

一名女士因肩周炎求診,脈息比在4至5之間。有天晚上10點多突然右下腹疼痛,轉側時加重,次晨仍然有疼痛,但沒有更痛。急來針灸,當時沒有嘔吐及寒熱,大便有解少許。檢查發現其脈息比升至6.85,考慮脈躁,脈息比異常地升高,讓我警惕可能有急性炎症,檢查腹部尚軟,右下腹闌尾點按壓有明顯壓痛,且觸及小指大的條索狀包塊,脈浮而數長,結合脈躁,考慮有單純性闌尾炎,尚可保守治療,予以大柴胡湯、大黃牡丹皮湯合金鈴子散等,配合針灸清解陽明燥熱。

治療2天後自覺疼痛消失,僅在右下腹深壓時有點疼痛,繼續治療1周後壓痛完全消失,脈息比降至4.22。

脈息比2.94 心悸氣短乏力

另一名女士,接種新冠疫苗2周後半夜心悸而醒,感覺心跳大力及快速,約半小時後慢慢減輕,伴氣短乏力,舌淡苔白厚膩,脈浮而雙尺脈緊,查脈息比2.94,明顯少氣,給予當歸小建中湯合五苓散加減,配合針灸益氣養血、寧心安神、散寒化濕。治療6日後心悸緩解,脈息比增加到3.56,說明隨着徵狀改善,脈息比也在改善中。

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李樹森在研究《黃帝內經》過程中,發掘並整理出脈息比,將於臨牀實踐,總結出治療和養生保健方法。這方法簡單實用,希望大家都學會這方法為自己健康保駕護航。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趙麗(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成員、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脈搏 針灸 穴位按摩 脈息比 中醫藥 中醫食療 註冊中醫 健康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