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寒陣熱 發燒周身痛 外感初襲 發汗驅病邪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24日

【明報專訊】中醫認為疾病主要有「外感」、「內傷」兩大類。

受外界環境、飲食等突如其來刺激影響,以致身體無法適應,出現不適,便是「外感病」。外感病初期,病情尚算輕淺階段,中醫主張以發散方式驅逐病邪,杜絕病情進一步深入體內。但對於正氣不足、身體衰弱的患者,在祛邪之外更要兼顧扶正,有助擊退疾病和恢復健康。

起病較急 病情變化多

中醫所指「外感病」內容廣泛,凡是受到外在因素影響,導致身體運作失常出現病徵者,都可視為外感。臨牀上常見例子,包括在不慎吹風、受寒,淋雨後出現鼻敏感、氣管過敏、各種痛症,或由於受細菌、病毒感染而出現傷風、感冒、發炎性疾病,或由於進食不潔食物而中毒、急性胃腸炎等,都屬於中醫外感病範圍。相對而言,外感病起病較急,病情變化較多;而「內傷病」多有體內氣血、臟腑積損因素,起病較慢,病程較長,病情變化亦較外感病少。

解表發散 激發身體驅走外邪

無論外感病的起病原因為何,患者在初期往往都會有一些共同的表現,如陣寒陣熱、發燒、周身肌肉痠痛、疲倦乏力等,這個階段中醫稱為「表證」。在表證階段,病邪(致病因素)初犯尚未深入,邪氣與身體正氣互相交爭激烈。若此時正氣勝邪,病邪便不會進一步侵襲身體,患者趨向痊癒恢復健康;但若正氣不能勝邪,則病情會逐步深入、惡化。治療外感病必須及時把握治療時機,採用「祛邪」阻止病邪繼續對身體造成破壞,並在有需要時配合「扶正」以幫助身體對抗病邪,為復元製造有利的條件。

外感病表證階段,中醫會運用解表發散的方法,通過激發身體機能,把病邪及時驅出體外。過程中,由於患者有可能出現發熱、出汗等反應,這種治法在中醫術語稱作「汗法」。

寒證發冷流清涕 熱證發熱痰涕黃

中醫根據患者症狀表現,以及從望、聞、問、切四診中收集到的資料分析病機,判斷疾病屬性和辨證,然後選擇相應治療方法。疾病屬性傾向寒證者,常見症狀如發冷、流清涕、大便水瀉、舌苔白、脈浮緊等,治療宜採用「寒者溫之」的原則,通過辛溫解表驅散病邪;疾病屬性傾向熱證者,常見症狀如發熱、痰涕黃、舌苔黃、脈浮數等,治療可根據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運用辛涼解表清熱祛邪。

常用辛溫解表

中藥:桂枝、紫蘇葉、藿香、荊芥、防風、羌活、生薑

方劑:桂枝湯、葛根湯

常用辛涼解表

中藥:桑葉、菊花、柴胡、薄荷、蟬蛻、葛根

方劑:銀翹散、桑菊飲

多休息飲食清淡 老弱補益「扶正」

這些藥物的作用,旨在「祛邪」,幫助身體調整狀態,使致病因素不會進一步破壞身體。對大部分人而言,隨着病邪消退,正氣回復,身體機能可經自我調節恢復正常。在外感病期間患者需注意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吹風受冷或過度操勞。飲食方面宜清淡,少食辛熱、生冷、肥膩等刺激或難消化食物。此外還要避免情緒大上大落,讓身體得以靜養調息。

坊間有些說法,指外感病期間不能服用像人參、黃芪一類補益藥物,擔心會助長病勢,其實並不正確。對於年老、體弱、久病者而言,一旦不幸患上外感病,身體或沒有足夠能力對抗病邪並促進自身復元,此時治療策略除了祛邪,還要配合扶正,像是在上述的解表方藥中,同時配搭如黨參、黃芪等具補益功效的藥物。

「扶正解表」是中醫治療外感病的特色和優勢,不僅針對病徵及致病因素醫治,還有積極鼓動自身康復的力量戰勝病魔,這對於體虛者而言非常重要。光靠峻猛的攻邪手段,常令病邪及正氣兩敗俱傷,往往導致病後難以復元。只有正氣充足,患病的身體才能順利康復。

■知多啲:蓋被喝熱水 微出汗為宜

除了運用解表發散的方藥治療外感病,按揉風池穴、合谷穴、太陽穴、大椎穴等,亦有助解表發散、紓緩外感病症。至於有些人在患外感病期間會嘗試通過多加衣被,讓自己「焗一身汗」,藉以驅散外感,他們應該要注意正確把握發散的程度,建議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可發散至大汗淋漓,否則有可能因汗出太過而耗傷正氣及津液。此外,運用穿衣服、蓋被子、喝熱水、洗熱水澡、做運動等方法「發汗」後,一定要注意保暖,勿讓身體再吹風受寒,以防再次感受病邪。

◆針對風寒外感表證的茶飲推薦

●蘇葉生薑茶

材料:紫蘇葉10克、生薑3片、陳皮1/3塊

製法:水3碗大火煎15至20分鐘,溫服,每日1至2次

功效:驅寒解表

◆針對風熱外感表證的茶飲推薦

●桑葉菊花茶

材料:桑葉12克、菊花10克、薄荷3克

製法:水3碗大火煎約15分鐘,溫服,每日1至2次

功效:清熱解表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 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養生茶飲 中醫食療 健康 中醫 外感病 醫食因緣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