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終結大流行? 英國解封 香港未打齊針難跟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24日

【明報專訊】Omicron襲港,政府收緊社交限制,有專家呼籲戴兩個口罩,大家人心惶惶。另一邊廂,英國上周三宣布Omicron高峰已過,將解除口罩令、疫苗通行證等強制措施,亦不再建議民眾在家工作。

南非有研究指出,Omicron患者住院時間較短,重症率和死亡率較低,確診病例與死亡率有「脫鈎」趨勢,是大流行結束的預兆。

Omicron真的可令疫情結束嗎?

南非研究 Omicron重症死亡率較低

有南非學者上月在《國際傳染病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研究指出,在當地最新一波疫情中,Omicron患者住院時間較短,重症率和死亡率也較低。

研究利用首個發現Omicron的城市茨瓦內(Tshwane)一間大型醫院的病人數據,比較自2021年11月14日起入院的466名Omicron患者,以及2020年5月4日後入院的3962名新冠患者的數據,發現在新一波疫情中,患者死亡率由21.3%下降至4.5%;入住深切治療部的重症率由4.3%跌至1%;住院時間則由8.8天縮短至4天。研究員認為,有明確迹象顯示,南非病例與入院率在未來幾周會進一步下降。如果這種趨勢模式在全球持續,未來確診病例與死亡率或會完全「脫鈎」,Omicron可能預示着疫情大流行的終結,成為風土病。

患病率死亡率「脫鈎」 只屬推測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指,參考其他地方近期數據,如英國感染率高,但入院和死亡率相對低,日本也有相同情况,死亡率逐漸下降,是有「脫鈎」情况。美國則相反,「美國就不是大家所談論的脫鈎,感染和入院率同步上升」。有可能是由於英、日的疫苗接種率較高,相反美國只有約六成人接種,打加強針更只有23%。但他提醒,南非大部分感染者都是年輕人,所以相對Delta的入院率和死亡率都較低,「令人有個感覺,感染率和死亡率可以脫鈎」。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要小心解讀數據。南非研究顯示Omicron重症率和死亡率比Delta低,但確診病例與死亡率「脫鈎」只屬推測,因為Omicron重症比率其實未有一個準確估算。而且要注意研究裏大多感染人士是年輕人,南非很多人曾受新冠病毒感染,有一定抗體保護,縱使Omicron有免疫逃逸能力,重症比率會偏低。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疫苗與流行病學教授Mark Jit亦在《新聞周刊》(Newsweek)中評論,認為需小心詮釋此報告結果,因Omicron比Delta較容易感染已接種疫苗或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這些人有一定抗體保護,因此症狀會較輕微。

中大城大估算:可逾300萬港人感染

不少國家或地區都傾向「與病毒共存」的政策,但林緯遜認為他們是守不住才無奈接受,「終極目標是清零,無法清零才退而求其次」。他強調,Omicron重症率是否如此低仍有待觀察,即使Omicron只有1%死亡率,仍比流感約0.1%死亡率高出很多。「我同意是比Delta低,但就算低到如流感一樣,也不想有這些病毒存在,因為它的傳播力比流感高很多,基本繁殖數也高逾倍,受感染人數多,影響也會更大。大家不要以為與流感同等級,或等同於傷風感冒。」

如果放着不管,取消所有措施,可參考中大和城大聯合發表的疫情估算。「感染人數以百萬計,當死亡率是0.2% 至0.5%,如果100萬人感染,也有幾千人死亡」,尤其長者的接種率偏低,死亡率一定會高,可預示會對醫療系統構成相當大壓力。再者又有「長新冠」,即是出現後遺症及併發症,「而且會有很多collateral damage(附帶傷害),當醫療系統受到那麼大的壓力時,有一些應該要處理的病症延誤了。在過去疫情中都發生過這些情况,如癌症病人得不到適切治療,化療或手術延誤」。

本身是中大和城大香港疫情估算研究團隊之一員的郭健安表示,早前研究估算,如果平均每人每日接觸人數維持在聖誕節及元旦期間約34人的水平,以及大部分人於2021年5至7月接種第1、2針疫苗,抗體水平和疫苗效力(Vaccine effectiveness)隨時間下降,社區中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風險,逾300萬人受感染也並不誇張。他指,一旦總感染人數多,就算重症率低,也有很多人需要入院,若醫療系統崩潰,死亡人數也會快速上升。

疫苗打得多又快 才可與病毒共存

「長遠而言是想『脫鈎』,但前提是大部分人打了針。」郭健安指要病例與死亡脫鈎,醫療系統要「頂得順」去醫治嚴重感染的人,「所以既要多人打又要打得快,才可以『與病毒共存』,即是能夠在安全網下受感染」。然而香港暫時未做到,因為接種效率太低,「2021年2月開始疫苗接種計劃,到同年11月,才有七成的成年人口接種」,令抗體水平不一致;不少人對第3針亦十分抗拒,願意打針的人不及第2針的一半,因此整體社區抗體水平不足夠抵擋感染;加上,長者無論第1和第3針的接種率都低,他們感染後有很大的重症和死亡風險,「(若Omicron廣泛傳播)感染率和死亡率就會一同上升,脫鈎就不會發生」。

林緯遜亦表示,來到這個階段,最終都要跟這種病毒共存,但現時「某程度上是想buy time,想有更好的疫苗,如果遲點有更針對的疫苗,預防功效也會好一點」。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與病毒共存 疫苗接種 疫苗 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 新冠疫情 城中熱問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