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78):似曾熟悉的說話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10日

【明報專訊】星期五大清早,我趕返醫院為病人做胃及大腸內窺鏡檢查。其中有一名中年男士對我說:「陳教授,我擔心了整整一年,希望你能為我找出答案。」他過去幾年經常發覺大便出血,醫生懷疑他患上克隆氏症,但總是缺乏足夠確診的證據,於是轉介這個病人到我的診所。我覺得他並不是患上這個複雜的慢性腸道疾病,於是安排他再次檢查大腸及小腸。

當他從麻醉藥蘇醒過來後,便急不及待地追問我:「陳教授,我的情况如何?」於是我告訴他說:「請不用擔心!內窺鏡檢查並沒有發現這種病的特徵,不過為了謹慎起見,我已於腸道多處抽取組織化驗。」他接着問我:「還需要等多少日子才可以確定?我已經被這個疑團折磨了很長時間,真的希望可以盡快得個了結。」雖然我嘗試安撫他,並告訴他兩星期內應該有報告,但我的說話似乎沒有給他太大的安慰。

離開內鏡中心後,我便衝去X光部門。今天正是我的例行身體檢查,年紀大了,還是預防勝於治療,同事為我安排了掃描。看看鏡子,換上了病人衣服的我,再不是一個醫生了!躺在掃描機上約半個小時,那機器把我推出推入,漸漸萌生了一種無助及無奈的感覺,有一天我真的變成了病人又怎麼辦?我的醫學知識可以減少我的焦慮嗎?

角色對換 更體會病人焦慮

正在發白日夢之際,同事告訴我:「陳教授,不好意思,你身體某些地方照得不太清楚,請你再次躺在掃描機檢查可以嗎?」這突然的說話令我有點不知所措。終於檢查完畢了,坐在候診室等待報告之際,那種莫名其妙的焦慮逐漸浮現。不禁自嘆:「陳醫生啊陳醫生,你的冷靜丟到哪裏去?」不久,同事告訴我:「初步診斷應該沒有嚴重問題,但為了謹慎起見,建議你數月後再次接受檢查吧!」為何這番說話似曾熟悉?原來今早我才向我的病人講過類似的說話,只是現在我是「被告訴」同一番話而已。

身分角色對換了,當自己坐在病人的椅子上,才更深深體會病人的焦慮及無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健康]

相關字詞﹕身體檢查 健康 醫患關係 院長醫生周記 吾生有杏 陳家亮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