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雪櫃囤積逾千外賣盒 孤寂焦慮 「鬱」出儲物症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06日

【明報專訊】「垃圾屋」時有聽聞,上月有婦人在睡房內疑遭大量衣物壓死,近日另一宗「曱甴屋」報道更令人毛骨悚然。囤積大量雜物,引起惡臭和蟲害,導致居住環境和衛生惡劣。令人不解的是,當事人為何不斷囤積雜物,跟滿屋垃圾、曱甴同住?

不停儲無價值物品 影響生活

上月發生一宗罕見意外,有婦人在睡房疑遭衣物壓死。據指事主房間堆滿雜物,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事主或與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有關,「如果衣服能夠壓死一個人,可想而知數量有幾多」。儲物症在2013年被列入《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患者會不停收集沒有金錢或情感價值的物件;他們因無法分辨物件價值而難以捨棄,慢慢愈儲愈多,影響生活,例如導致家中衛生惡劣、易構成家居意外,甚至破壞與家人、鄰居關係,工作亦受影響,為了儲物而無法過正常生活。傅子健指,需同時符合上述所有特徵才能診斷為儲物症。

「藏品」廣泛 收集流浪貓狗不照顧

「儲物是一種行為,很多原因都可導致,需排除其他原因後,才可說是儲物症。」傅舉例指,抑鬱症、認知障礙症患者因判斷能力下降,無法分辨物件有沒有用處,或難以記起物件意義而不斷儲物;一些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患者,做決定、分類能力較弱,都會出現儲物情况;強迫症患者則因丟棄某些物品感到不安,而選擇留在身邊。

儲物症與一般收藏習慣不同,患者多數以免費、贈品或拾荒形式獲得物品,缺乏系統將物件分類、收納,通常是雜亂無章地堆放家中,影響生活環境。他們的「藏品」很廣泛,如舊電器、舊報紙雜誌、煮食煲。有患者還會收集動物,不斷帶流浪貓狗回家,但不照顧牠們,以致食物不足,大小二便也不清理。「他們本質只是為了儲,不是愛惜動物,其實都是儲物症!」

出身貧窮 外賣盒成節儉象徵

傅子健遇過一對夫婦患者儲外賣食物膠盒,疫情兩年來收集了逾千個,塞滿一部雪櫃後就添置新雪櫃,陸陸續續購入了8部,剩下無法入雪櫃的外賣盒就堆放家中各處。「他們有很多不同理由解釋(儲物行為),如環保、不能丟棄塑膠、洗乾淨後可以重用。但當我說那裏有二三千個膠盒,怎樣用也用不完,他們就解釋不到……」後來兩人經子女協助下求醫,才知道他們的儲物傾向已超過10年,因為兩人出身貧窮,每次外出都會打包吃剩食物,漸漸地食物盒成為他們心目中節儉的象徵。傅指治療時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配合藥物,再找一個他們可接受的論點說服他們,例如他們因為節儉、環保而儲物,但長開8部雪櫃浪費電力、塑膠盒亦不環保,之後幫他們回收膠盒,捐贈多餘雪櫃,情况慢慢改善,雪櫃以外的地方已不見外賣盒,「最重要這些行動是他們自願做,而非迫出來,才可實踐和堅持」。

大多年輕已有儲物傾向 老來失控

外國統計指,全球約有2%至4%成年人患儲物症,55歲或以上佔6%,長者屬高危一群。香港老年學會總監、註冊社工陳靜宜表示,她處理過不少長者患儲物症的個案,但儲物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發生,多數在年輕時已有儲物傾向,到了中、晚年更嚴重,不能自控。有三大因素令長者成為儲物症高危群組。第一、文化和生活習慣,「老一輩通常很慳家」,他們或生於戰亂,物資困乏,所以不會輕易丟棄東西。而且昔日大至電器小至皮鞋都可以修理,「所以他們會覺得,東西壞了放在一旁,修理好就可以再用」;第二是經濟問題,「可能真是窮,所以要執拾物件如紙皮、爛銅爛鐵,去回收、去賣」;第三、心理和情緒影響,老年是一個「失去階段」,會有焦慮、恐懼、寂寞等心理困擾,長者可能透過擁有、控制物件,來抗衡孤寂和不安。

找出患者「痛點」 助說服改善

如何勸導患者捨棄物品?陳靜宜指,找出患者「痛點」和舉行道別儀式,或有助改善問題。由於患者不覺得儲物有問題,「如果你只是不停說『你要清走這些無用東西』並沒有用處,因為這些東西在你眼中無用,在對方眼中卻是寶」。需要先找到患者最害怕的事情或「痛點」,讓他們意識到過度儲物的問題。

陳舉例,她遇過一名獨居公屋的黃婆婆,送飯員發現婆婆「全屋都是雜物,由地面堆到天花」,而且有很多曱甴,衛生環境惡劣,於是向社工報告。社工用了3個月時間,藉着陪診、家訪、打電話關心婆婆,建立關係和信任。有一天婆婆主動打電話給社工,表示收到房署通知,因鄰居投訴衛生情况,被扣分至需要遷出,十分擔心。陳靜宜說,這就是黃婆婆的「痛點」。為了加深動力,社工更聯絡她的女兒,女兒答允,只要婆婆清理好家中雜物,就帶孫兒來探望她。

舉行道別儀式 為丟棄物賦予意義

結果,社工連同房署和清潔隊職員合共6人,為婆婆清走裝滿20個大型垃圾桶的雜物。其間社工與婆婆逐一解釋物件的去向,例如壞掉或太殘舊的物品就棄置,舊衣就捐給有需要的人。陳靜宜指,患者需要參與丟棄的過程,而且可賦予丟棄物品的意義,甚至舉行道別儀式,例如捐贈的舊衣,就在箱子上寫上「無家者」、「救世軍」,讓患者知道丟棄不只有負面情緒,從而慢慢放下。黃婆婆起初忐忑不安的看着物件被清走,但社工與她舉行道別儀式,1小時後她終於能轉身走開。

陳靜宜指,這是難得的成功個案,「我不敢說其他個案不成功,但真的要花很長時間去處理」;尤其是無親的獨居長者,較難讓他們意識到問題所在和找到改變動機。

藥物、心理治療 改變價值觀

除了社工介入,傅子健指亦可透過藥物或心理治療幫助處理儲物症。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讓患者了解他對儲物行為或儲存品有不正常的認知,繼而嘗試改變他的價值觀;又或者處方抗抑鬱、焦慮藥物,改變大腦之前因儲物而獲得快感的方式,慢慢學習從生活其他方面如社交、運動等得到滿足感。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健康 儲物症 症狀 社工 精神科醫生 認知行為治療 長者 精神疾病 強迫症 儲物症 垃圾屋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