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打第三針? 免疫系統差 長者 癌症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27日

【明報專訊】多名行會成員近日應養和醫院邀請參與第三針臨牀研究。然而,病毒不停變種,有人打完兩針疫苗仍受感染,到底為什麼要打第三針?

英國和新加坡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香港仍堅持以「清零」為目標。究竟誰對誰錯?

打加強劑 對付變種病毒

本地專家組以至多國政府,已開始研究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加強對高風險群組的保護。以色列於7月開始為國民接種第三針,最初由60歲以上開始。「所謂『第三針』,即是『加強劑』,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以加強保護效能。」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指出,打第三針背後主要基於3個原因:

1. 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隨時間下降。中外有關疫苗抗體的研究都發現,中和抗體水平在接種6個月後開始下降,換言之,疫苗保護力亦因而下降。

2. 醫學界早已預料病毒會不停變種,而且會愈變愈厲害。目前來說以delta變種病毒影響最大,其傳染力比原始病毒高得多,基礎繁殖率(R0)高達8(原始病毒為2.5),身體需要有更高的中和抗體水平對付變種病毒。此消彼長下,就需要接種加強劑。

3. 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特定群組有迫切需要接種第三劑疫苗。「當初疫苗進入中期以至第三期臨牀測試時,都排除了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包括正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和愛滋病患者等。到疫苗全面接種後,始發現這些人士接種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不足,甚至完全無法產生抗體,因而需要接受第三劑以增加疫苗保護力。」林引用《新英倫醫學雜誌》研究作例子,「研究追蹤一批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接種兩劑mRNA(復必泰)新冠疫苗後,只有四成人產生足夠中和抗體,接種第三劑後則增至近七成,反映加強劑對這群組的重要」。

免疫系統受損 難產生足夠抗體

除了免疫系統受損人士,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醫護人員、院舍職員,還有經常接觸入境者的機場、口岸工作人員,以至警隊都屬於高風險群組,中和抗體需長期維持高水平,應優先接種第三劑疫苗。」

什麼時候打第三針最適合,就要因應完成接種頭兩劑疫苗的時間。現時有多個國家開始為「高風險群組」打第三針,大都是早於去年12月開始為國民接種疫苗,此刻中和抗體水平逐步下降。此外,這段時間「補針」,有助預防秋冬再度大規模爆發感染。林緯遜補充:「當然,在決定何時為特定群組甚至全民接種第三針時,應先考慮當地接種疫苗種類,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有多高?此外,疫情形勢和疫苗接種率都是考慮因素。」林舉例,新西蘭在嚴密封關下,只有零星確診個案;菲律賓則疫苗覆蓋率偏低,接種了兩劑的人口不足兩成,兩國均沒有讓國民打第三針的迫切需要。

至於本港,衛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開會討論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問題。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會後表示,接種者將來需要補打1針,特別是免疫系統失調的人,例如曾接受器官和骨髓移植、服抗排斥藥的病人和長者。曾祈殷指出:「就目前接種率來看,相信好大可能有剩餘疫苗,給高風險群組接種第三劑也屬合適做法。」

半年後保護力下降 仍減重症風險

英美均有研究發現,接種兩劑mRNA新冠疫苗,保護作用在6個月後開始減弱。對一般人而言,不等於疫苗無保護效用,仍然有效減低死亡率、住院以至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不過,以下類別患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人士,即使接種新冠疫苗,身體都無法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則被界定為高風險人士,相對有需要打第三針。包括:

‧年紀較大,免疫系統較差的人士

‧曾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正服用抗排斥藥人士

‧患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包括紅斑狼瘡症、強直性脊椎炎等病人

‧接受抗癌藥物的人士

‧接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人士

‧服用壓抑免疫系統藥物的人士,如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藥物治療

文:葉凱欣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骨髓移植 免疫系統疾病 抗癌藥 愛滋病 器官移植 免疫系統 新冠病毒 新冠疫苗 第三針 城中熱問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