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窮之過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06日

【明報專訊】稚年兒子病了發高燒,可是沒錢看醫生,眼見兒子病勢不輕,妻子哭哭啼啼不知所措,思前想後無計可施,唯有硬着頭皮向勢利朋友借貸,卻處處碰壁,走投無路逼得鋌而走險……這似乎只是粵語長片的情節,但在二戰後的香港,一直到1960年代末,卻是社會活生生的寫照。

昔日抗拒入公家醫院

都是因為窮。那時百廢待舉,整個社會都窮,政府僅有的資源,主要用以改善公共衛生,這是正確的政策方向,不過難免忽略了醫療服務。那時代普羅大衆的想法,是除非山窮水盡沒法籌錢看私家醫生,否則有病千萬不要到公家醫院,因為那裏醫、護,甚至掃地嬸嬸都態度惡劣,而且很可能「打棟入,打橫出」。

隨着1970年代經濟起飛,香港公營醫療服務漸見起色。原來只有瑪麗和伊利沙伯兩所公立全科急症醫院,1975年和1984年迎來瑪嘉烈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新醫院帶來了新醫療儀器和管理模式。到了1990年醫管局成立,香港醫療服務更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時至今日,香港醫療水平和世界最先進地區已不遑多讓,而資源運用效率,更是冠絕全球。

整個社會富起來,香港政府也不再吝嗇,給予醫管局的經費愈來愈多。今天的公營醫院,醫生不用因成本問題費神考慮用哪種藥物、動不動手術、做不做檢查等。以我的本科為例,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的早產嬰,每天治療成本動輒超過2萬元,住院日子往往超過3、4個月,最保守估計單是成本已超過200萬元,沒有公營醫療,有多少父母能負擔?現時香港公營醫療的質素,不是水平和錢的問題,而是供不應求,「等不及待」。但這似乎和錢無關,而是醫護,包括輔助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的問題。

美國富男比窮男多活15年

美國是全世界最富有國家,富到可以窮兵黷武,當世界警察,但同時也是世界最貧富懸殊的國家。在這國度裏,只要你有錢,或有僱主替你支付昂貴的醫療保險費用,你可以得到最尖端最一流的醫療服務;但若你不幸是窮人,卻可能得不到最起碼的醫療照顧。根據一個美國時事財經網今年4月發表,名為Health Care Inequality in the US(美國醫療健康服務的不平等)的報道,在奧巴馬醫療法案(也稱「可負擔醫療服務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出台前,有兩成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其中每年有45,000人因付不起醫藥費而失去性命。其他勉強付費的會變得一窮二白,被迫賣掉房子而流離失所,或累積大額信用卡債項。文章同時指出,要是你有幸是美國首百分之一的富男,你的壽命會比最窮的百分之一窮男長15年;富女和窮女相差少一點,只有10年分別。至於整體健康水平欠佳、頑疾纏身,行動自理不便等問題,那更是窮人佔了大多數。

最窮港人也可享醫療服務

窮人多病,多病令人更窮,窮病是那麼息息相關,就像攜手作惡,蠱惑人間的魑魅,給他倆盯上了的人只有沉淪不能自拔,全靠外力幫助才有生機。我們活在香港,最窮的人也可以免費得到醫療服務,比美國的窮人有福多了。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貧富懸殊 醫管局 奧巴馬醫療法案 公營醫療 香港醫療制度 霍泰輝 兒言自得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