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救生衣非萬無一失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05日

【明報專訊】為安全計,不少水上活動會要求參加者穿上救生衣,這是否代表安全?不諳水性,有救生衣便萬無一失?骨科專科醫生羅英勤指出,救生衣可分為助浮衣(buoyancy aid)及救生衣(life jacket)兩款,前者旨在增加浮力,但若使用者失去知覺,助浮衣無法將頭部托在水面,當事人仍有可能遇溺窒息;而後者在頭頸後方設有浮力裝置,可令頭部保持向上,避免遇溺。惟救生衣體積較大,限制使用者活動,故玩水上活動一般會使用助浮衣。

緊張掙扎易遇溺

他強調,若本身不諳水性,甚至不懂游泳,不論是參與速度快的水上活動,如滑水、無繩滑水,還是速度較慢的獨木舟、直立板等,都有一定危險。因不諳水性的人跌下水一般都會緊張,甚至不斷掙扎,在上、下水的過程中較容易跌倒,導致皮膚擦傷,甚至是筋腱損傷。即使穿上救生衣,但在水中掙扎「都有可能會遇溺,或飲了海水下肚」。

康文署「水上活動中心安全指南」列明,參加者必須掌握基本泳術,能穿著衣服游泳最少50米;正確穿著救生衣╱助浮衣。羅英勤也不建議不懂游泳的人只靠穿上救生衣,貿然參與水上活動。

相關字詞﹕救生衣 衝浪 骨折 游泳 滑水 直立板 遇溺 獨木舟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