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新冠疫苗 傳統vs.新型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疫苗」(vaccine)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令免疫細胞產生針對的免疫力,對付指定病毒或細菌。免疫細胞接觸病毒或細菌的蛋白之後,會有記憶力;當指定病毒或細菌再出現時,免疫力會即時大幅提升,殺死病毒或細菌。

傳統疫苗利用「減毒活病毒」(live attenuated virus)技術,證實有效,並已廣泛用作生產各種不同的疫苗。製造疫苗前,必須先培養大量的病毒,然後「減毒」(attenuation),令疫苗不會致病。另一種製造疫苗的傳統方法是利用已死的「滅活病毒」(inactivated virus),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病毒。中國「科興」(Sinovac)所生產的「新冠病毒疫苗」(Covid-19 vaccine),正是採用此種技術。

利用上述兩種傳統方法開發疫苗,一般需要時間;目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大家急需疫苗控制疫情。新技術平台利用新方法可更快生產「新冠病毒疫苗」,這包括「信使核糖核酸疫苗」(mRNA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疫苗」(adenovirus vector vaccine)。它們誘發自身細胞,製造屬於「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令免疫系統產生對付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新冠病毒利用「棘突蛋白」,透過連結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進入細胞,然後複製更多病毒,再感染其他細胞。疫苗令免疫系統產生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antibody),令「棘突蛋白」喪失功能,從而控制病毒感染。

「新型」仿製病毒結構 誘發免疫力

新型疫苗並非直接注入病毒的「棘突蛋白」,mRNA疫苗乃注射可製造「棘突蛋白」的mRNA;而「腺病毒載體疫苗」則注入「棘突蛋白」DNA,DNA進入人體細胞,即主導細胞生產可製造「棘突蛋白」的mRNA。「mRNA疫苗」直接使用mRNA,而「腺病毒載體疫苗」則使用DNA。Moderna及輝瑞/BioNtech/復星的疫苗屬前者,阿斯利康(AstraZeneca)/牛津大學的疫苗則屬後者。它們同樣利用人體細胞製造「棘突蛋白」,誘發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這過程仿製病毒的蛋白結構,同時亦模仿其感染過程。

必須留意所有「新冠病毒疫苗」皆屬新產品,雖然初期臨牀研究顯示成效理想,長遠效用仍屬未知之數;注射後即時副作用似乎並不顯著,但仍需繼續觀察會否誘發某些較罕見的副作用。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