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 恐嚇 黑面 啞忍心理虐待 陷惡性循環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07日

【明報專訊】港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祺忠殺妻一案,專家證人作供時指張祺忠長期承受心理虐待,更引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指他受到的心理虐待達到中度至嚴重程度。

心理虐待在親密關係中尤其常見,長期受心理虐待會帶來什麼影響?受害人如何應對?

心理虐待有別於身體虐待,傷痛未必是肉眼可見,如何評估?學術期刊SSM - Population Health(《人口健康》)在2019年12月號刊登研究,提出4個心理虐待的測試指標,包括:私底下被侮辱或攻擊、當眾被貶損或恥笑、被故意恐嚇及令受虐者受驚、被語言恐嚇會傷害受虐者及他在乎的人。指標分為高、中、低3個強度,若有一項或以上指標長時間經常出現,已屬高強度水平,間中出現為中強度,甚少或沒有出現則屬低強度。

長期受辱 精神、自我形象受損

臨牀心理學家鮑偉豪指,心理虐待常見於認識的關係中,可以是伴侶、親子、朋友,甚至是同事、同學;一般透過非肢體、語言或非語言方式,令人精神或自我形象受損;如無理指摘對方、「黑面」、怒視對方表達不滿等。心理虐待常與操控式行為有關,施虐者旨在透過貶低受虐者形象、要求受虐者聽命於自己等方法,獲得高高在上、擁有權力的感覺。

他續指,心理虐待屬持續、長期折磨,不是偶爾出現,甚至會隨關係加深而加劇;當受虐一方長期受侮辱,或會因感羞耻而愈陷愈深,認為是自己不足才會受到指摘,再因擔心自己做不好而影響之後表現,令心理虐待變成惡性循環。

影響周圍環境 使受虐者孤立無援

不少人以為,心理虐待只是涉及言語羞辱,但事實並非如此。鮑偉豪引述Anales de Psicologia(《心理學年鑑》) 2014年10月號研究指,在親密關係中,心理虐待方法大致分為直接及非直接兩大類,涉及情緒(emotion)、認知(cognition)、行為(behaviour)、情境(context)4方面。直接行為指針對受虐者作出責罵、侮辱,甚至恐嚇,試圖影響其情緒及對自己的看法,如長期指摘受虐者「無用」,用不同身體語言向受虐者表達不滿,故意冷待受虐者等;非直接則是透過影響周圍環境,使受虐者變得孤立,無法向人求助,令施虐者更易操控,加強心理虐待效果。例如,當受虐者找朋友傾訴時,施虐者「黑面」表示不滿,令受虐者不敢再找朋友,慢慢失去支援網絡,「當連朋友一句『我覺得你好好』的正面說話也聽不到,唯一(接收到的)資訊是自己沒用,(受虐者)會更否定自己」 。

兒童情緒困擾 或拒絕上學、搗亂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補充,兒童、長者、智力障礙、長期病患者面對語言暴力時,因無能力反抗,往往成為被虐的一群。受虐者會出現不同形式的情緒困擾,小朋友可能拒絕上學或者做出誇張行為,如搗亂。他續指,施虐者很多時具有人格障礙,成長環境是其中一個因素,如童年遭受虐待,長大後以同樣方式對待他人,誤以為藉此可改善雙方的關係。人格障礙者較有傾向在心理或肢體上虐待他人,其中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情感表現不定,可能突然捧高或踩低對方,令人無所適從,「所謂『一啖砂糖一啖屎』,利用此手段令對方在他掌控之內」。

被親密的人傷害 對人或失信任

鮑偉豪形容,相比身體虐待,心理虐待較難被察覺,當事人想求助亦難以啟齒,「(心理虐待)沒有表面傷痕,即使當事人向外界求助,不少人認為只是相處問題」,很多時要演變成婚姻破裂、身體虐待等,才發現問題嚴重。惟心理虐待影響十分長遠,「被信任的人、本應愛你的人傷害,自我形象會更差」,更有可能令他們失去對人的信任。香港大學2013年《香港不同地區虐待兒童的情况:社會性指標及地區差異的研究》顯示,在2001至2010年間,近5000名施虐者中,有66%在童年時曾受虐,可見虐待問題的影響至下一代。

按社會福利署今年1至9月數據,650宗新呈報保護兒童個案中,有8宗(1.2%)心理傷害/虐待個案;而在同期的2011宗新呈報虐待配偶或同居情侶個案中,則有210宗(10.4%)精神虐待個案。在眾多關係中,伴侶間心理虐待是否較常見?鮑偉豪指,從數據看,伴侶關係的確較易出現心理虐待,惟小朋友年紀較輕,或未能準確表達自己感受,有可能受心理虐待而不知,數據只能作參考。

文:姚穎彤、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