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痹痛 傷肌傷骨定腦病? 復康科全面檢測 揪出元兇

文章日期:2020年09月07日

【明報專訊】手腳麻痹、疼痛、無力,背後原因眾多,可以是肌肉、關節、筋腱出問題,或是頸椎、腰椎受壓所致,亦可以是大腦中樞神經出問題或神經發炎。究竟找家庭醫生、骨科,還是腦神經內科?應該照X光還是磁力共振?復康科專科醫生兼具骨科、內科、腦神經科等不同專科訓練,抽絲剝繭,揪出痹痛根源。

◆岑:岑健(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醫生)

◆周:周志平(復康科專科醫生)

■中年病人多 最怕中風?

問:家庭醫生不時遇到手腳痹痛的病人求診,如何處理?

岑:因手腳痹痛求診的病人,尤以中年人為多,他們最擔心是中風。作為第一線的家庭醫生,會詳細問診,掌握更多臨牀徵狀,例如:痹痛是突然出現,或已持續數月?是漸進式愈趨嚴重?從而判斷病情緩急,有沒有中風的可能。其次會了解病歷,例如:以前有否出現類似情况?有沒有慢性病?最近有沒有因意外跌倒或曾做手術?然後會做基本檢查,檢查肌肉神經、肌肉力度,以及痹痛之處有否影響活動能力,從而估計是肌肉、關節、骨骼或神經出問題。

■針拮=神經痛?出疹=生蛇?

問:家庭醫生會做什麼檢查?什麼情况需要轉介到專科?

岑:首先要檢查痛楚位置、痛楚性質。以神經痛為例,病人會出現如針刺、閃電般的尖銳痛感;若同時皮膚有紅疹,較常見情况是「生蛇」(帶狀疱疹),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止痛藥紓緩病情,讓病人好好休息、睡眠,改善免疫力,1星期後覆診看病情有無改善。

若沒有紅疹,並非生蛇,無故出現的神經痛未必可即時斷症。

單以上肢痛症為例,病因眾多,可能是腕管綜合症、神經瘤擠壓,或因血管發炎、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痛,須轉介到其他專科進一步評估,並透過驗血、超聲波、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檢查幫助斷症。

遇上較複雜的個案,可能涉及骨科、內科等不同專科,家庭醫生會轉介至復康科。因骨科醫生主要針對骨骼、筋腱問題,若病人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或神經病變,骨科未必檢測到。而復康科能多方面評估,從而檢測究竟是神經系統抑或肢體、脊椎部位出問題。

■先分痛楚似火燒定觸電?

問:病人因手腳痹痛、乏力來到復康科,如何診斷?

周:復康科醫生先要掌握病人詳細病歷,再做詳細的肌肉、關節、神經系統等檢查。病歷方面,首先要分清痛楚性質,到底是隱隱作痛,或突然出現、突然消失,似火燒、觸電的神經痛。若痛感源於肌肉、關節或筋腱,靜止時會好轉,郁動時則痛楚增加;亦要留意痹痛位置是屬單一還是多個部位,從而估計屬局部位置的問題,或是一個整體疾病。例如:腕管綜合症多數只有手麻痹,若病人雙手、雙腳同時麻痹,則可能是一個全面性的病,如糖尿病的神經病變。

根據病徵、臨牀檢查結果,推斷問題根源。若屬肌肉關節問題,一般會做影像檢查,如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若懷疑是神經系統問題,則須檢查神經功能,常見如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檢查等電生理檢查。

■復元後仍繼續痛?

問:止痛藥,治標不治本?

周:藥物須小心使用,若病人不經醫生處方胡亂買藥,藥石亂投,錯用可能有毒性,影響健康。處理痛症,醫生會根據不同程度的疼痛,處方合適藥物,大致分為3類:

‧一般肌肉關節痛:不太嚴重的疼痛,普通止痛藥物如撲熱息痛,已能解決問題。

‧肌肉、關節或筋腱發炎:撲熱息痛效用不大,或須處方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

‧嚴重痛楚:如斷骨、手術、傷口等嚴重疼痛,可能須配合嗎啡類止痛藥,如tramadol、morphine。

如疼痛斷定為神經系統問題,稱為神經痛,可採用抗腦癇藥,如:普瑞巴林(pregabalin)。另外,抗抑鬱藥如:去甲替林(nortriptyline),醫學界已沿用數十年,亦有效紓緩神經痛。

處理疼痛,醫學界建議及早偵查疼痛根源,盡早以合適藥物控制痛楚,以免不斷將疼痛信息由手腳傳遞到脊髓神經,從而對神經系統產生永久改變,導致他日即使已清除疼痛根源,病人仍會因神經系統過度敏感而發展成慢性痛症。

■復康科檢查痛症更全面?

問:復康科與骨科有什麼分別?

周:復康科訓練包括骨科、內科、腦神經科、痛症科、電診(電生理診斷科),與骨科有不少重疊之處,但復康科醫生不做手術。復康科醫生能全面評估病人的情况,除了肌肉關節問題外,亦能評估因神經系統引起的問題。不少骨科疾病與神經系統疾病互為影響,二次大戰後,不少軍人於戰地中因爆炸、槍擊所傷,除了傷及肌肉、關節,手腳及脊髓神經亦受損,當時因不少傷兵兼有骨科及神經系統疾病,情况複雜,故發展出復康科。

最近有一個建築工人求診,手部麻痹、腰痛、左腳無力、垂足(腳掌無法抬起)。他曾到家庭醫生求診,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後發現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轉介至骨科做鬆解手術,但手術後垂足情况並無改善,兩手愈來愈麻痹。後來轉介至復康科做神經系統檢查,發現四肢周邊神經都出問題,左腳垂足亦並非椎間盤壓住神經所致,而是周邊神經發炎。一切源於病人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患上嗜酸性肉芽腫多血管炎,只需要服用類固藥控制血管發炎,卻白白做了一個無需要的手術。

文:吳穎湘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health.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