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賢心事:尋找內在力量 克服傷痛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29日

【明報專訊】面對突如其來的傷痛,一般經歷幾個階段。由開始時的震驚、不願意接受現實,演變成憤怒,然後當發現已經既成事實時,便會出現無力感、悲傷感。

這些傷痛如果是天災,心理研究顯示人會比較容易適應,但如果災難、意外是人為,憤怒、不公的感覺便會更強烈,使人更難度過哀傷期。

失戀少女比失婚婦更快療癒?

無力、悲傷的感覺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這亦與我們面對「殘局」的能力有關。例如,如果一個年輕少女失戀,雖然她的傷心可能跟一個50多歲失婚的婦人一樣,但畢竟年輕少女有更大機會遇上下一個男士,當能夠發展下一段感情的時候,傷痛便有可能會療癒。

當我們太過悲傷的時候,那種無助、絕望的感覺因為太強烈,可能會使我們看不到任何出路。失戀的年輕少女在最傷痛時,也會對戀愛失去希望,會懷疑自己以後找不到幸福。嚴重的時候,這種悲傷更會蔓延到生活其他層面,影響到精神、睡眠、工作,變成抑鬱症,使復元更加困難。

重新振作 先要愛自己

在這個時候,更要尋找內在的力量。如果這個世界讓你失望,你更要愛自己。只有愛自己能讓你重新振作,讓你重新看到自己的能力。想一想,10年後的你會向今天的自己說什麼?

今天經歷的痛苦,總有一天會轉化,但這個轉化需要你的努力,可能是努力地改變客觀的環境,可能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讓你能夠找到更好的。你對自己的愛和信任是這些努力的能量。

假若絕望乏力的感覺十分重,怎樣也不能振作起來,便要注意可能已經到達情緒病的程度,應該要尋求專業協助,才能使生活盡快重回正軌。

文:何浩賢(精神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