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啲:如實相告 勿用「移民」、「去咗」形容死亡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08日

【明報專訊】家長可根據孩子年齡及病人情况,與病人及其他家人取得共識後,好好告訴孩子。

按年齡表達 開放接受奇怪提問

˙3至5歲幼童,對死亡只有初步概念,但他們會從成年人言行意識到家庭正經歷巨變,迴避行為會引致焦慮及不安,破壞他們對成年人的信任。因此,溝通重點是直接告知事實並多作情緒安撫,最好固定安排一名孩子信任的親人陪伴及照顧,避免影響他們日常作息。

˙6至8歲小孩,已能透過重組自己經歷及各式幻想去確立身邊事物的因果關係,但可能與事實有很大偏差。他們很想了解更多家中正發生的大事,並期望幫一把,而成年人的迴避行為會令他們感到被拒諸家庭以外,容易導致情緒波動,影響日常學習。因此,家長可善用睡前的故事時間,告訴他們親人患了什麼病,情况在惡化中,可能導致死亡等。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用字,避免用一些抽象形容詞如「過身」來解釋死亡。不少長輩慣用「去咗」、「瞓着覺」、「去了移民」、「賣鹹鴨蛋」等形容死亡,這都會令孩子混淆死亡與其他正常行為的概念,須盡量避免。同時,家長宜開放地接受孩子奇怪提問,從中了解他們在想什麼,不少孩子會把親人的病歸咎自己,也誤以為死亡後果會降臨自己身上,家長需要直接糾正。

˙9至11歲小孩,已能從邏輯推理中弄清事物因果關係。他們需要更詳細資料以協助他們掌握家中狀况,即使家長不披露,他們也會從互聯網及其他媒介搜尋。因此家長宜開放地交代更多信息,包括親人病情及對家庭可能造成的影響等。這年紀的小孩普遍渴望與家人共同面對困難,家長可適當地委派一些簡單實務,但必須在他們能力範圍內,否則容易帶來壓力及挫敗感。

探望告別 做好準備切勿強迫

當家長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可以帶他們探望及碰觸病重親人,他們或會表現抗拒,請溫柔告知,輕輕拍哄及觸摸會讓臨終親人感覺有人呵護和關愛。若他們拒絕,請勿強迫,否則會有反效果。探訪過後,家長可告訴孩子,雖然親人或會離世,但家人還是會好好照顧他、愛護他。

親人死亡當日,家長可以直接告訴孩子親人已離世,這代表親人在世間的日子已結束,以後不會在生活中出現,但留下的回憶及愛是永恆。告訴孩子可以向親人說些告別的話,若孩子真的沒有想法,可以帶領孩子道謝,例如「謝謝你照顧我」,也可以說再見,例如「請你安心走,我們會照顧好自己」。這個時期說的話,將可以減少孩子的遺憾,也協助孩子學習好好分離。在成人陪伴下,請放心讓孩子接觸死去的親人,向死者告別。

要緊記,安排孩子探望病重親人的目的是不希望生者及去者留下遺憾。因此,家人也須尊重病人的意願,倘若病人拒絕,宜先了解當中顧慮並加以解釋。如病人堅持,可以安排孩子以非直接方式送上祝福,例如自製慰問卡、小禮物、寫信、錄製短片等。

面對親人離世,無論成人或小孩難免傷痛,允許孩子表達傷痛是協助他們學習適應分離的重要過程,有些家長會要求小孩「不要傷心」、「要堅強」,忽略了他們的真正需要,只會引發其他情緒問題。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