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科學耍太極

文章日期:2019年12月07日

【明報專訊】■1. 重心

挺直上身時,身體重心約在肚臍下方小腹位置。當重心被人推動後身體會出現旋轉,因而破壞平衡。當對手把體重撞或壓過來時,因承受了他體重的分量(component),所受的撞擊力會相當大。這時,若對手上身過分傾前,企圖把身體壓過來,他的身體重心會離開雙腳之間的「承托範圍」,易失平衡。這時候若能撐起他的身體,可順勢向旁邊撥走。所以,破壞對手重心時,必須顧及自己的平衡。

◆承托範圍

重心位處雙腳間的「承托範圍」內會較易平衡。

■2. 反作用力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推人時會承受反作用力,因此必須站穩才可有效施力推動對手。膝蓋彎曲、雙腳一前一後以「弓步」站立可把人體重心下降。

當重心位處雙腳之間「承托範圍」內,可讓自己處於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較易站穩並有利推動對手。若雙腿筆直站立、雙腳距離接近平排,重心稍被干擾便會超出「承托範圍」而失平衡。所以穩陣的「馬步」十分重要。

◆反作用力

當推動別人或牆壁時,自己亦會承受相應的反作用力。

■3. 加速

提升速度可增加撞擊力,可嘗試應用「相對運動」的概念。例如立定向前拋擲木球,快速揮動手臂可提升木球的飛行速度;倘若想進一步加速,可一邊跑動一邊揮動手臂擲球,因此以步法引領身體向前衝可提升撞擊力量。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