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Smart:防骨質疏鬆 豈止補鈣

文章日期:2019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更年期女士因女性荷爾蒙減少,特別容易患上骨質疏鬆。但事實上,骨質疏鬆致病因素眾多,任何人都有風險。骨質疏鬆不但增加骨折風險,繼而可引發抑鬱、營養不良、心肺功能下降,中風風險亦增加,甚至導致死亡。要預防骨質疏鬆,不單要吸收鈣質,適量的蛋白質尤其重要。

骨質密度隨年齡減易斷裂

不少人誤以為成年後停止長高,骨骼生長便會停止。然而事實上,當骨骼受傷或骨折時,骨骼有再生能力的基質細胞會促進癒合反應,慢慢自行復元,所以骨骼會不斷生長。而骨骼裏主要有兩種細胞主宰骨質生長,包括造骨細胞及蝕骨細胞。造骨細胞會製造新的骨質,令骨骼更健康強壯;蝕骨細胞會把老舊的骨質除去,使骨骼不斷更新。年輕時,造骨細胞較活躍,所以骨質長度及密度會增加;在中年時,兩種細胞活動相若,骨質達至平衡;在晚年時,造骨細胞十分不活躍,所以骨質密度便會減少,骨骼變得疏鬆脆弱,未必能抵受撞擊而容易碎裂或折斷。

皮膚白、少曬少運動風險高

引致骨質疏鬆的因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因素包括遺傳、種族、性別。如果家族中有成員患上骨質疏鬆,又或遺傳到細骨架(即體重較輕者),都屬高風險人士。另外,亞洲人或皮膚較白的人士,亦有較高患病風險;而女士患病風險是男士的8倍,主要是因為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急劇下降。

至於後天因素方面,包括提早更年期、藥物影響、飲食不均衡、日照時間不足、負重運動量不足和吸煙等。部分女士可能因健康問題要手術切除卵巢,因而提早停止月經,在缺乏女性荷爾蒙保護下,骨質會嚴重流失。而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人士,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亦較高。

此外,偏食亦會導致鈣質不足,例如全素食(不吃奶類食物)、進食過量蛋白質、攝取過多鹽分、過量酒精或咖啡因,都會影響吸收及加快流失鈣質。而長期處於室內、未能接觸日照的人士,皮膚未能吸收足夠紫外線以製造維他命D,未能協助身體吸收及留住鈣質;而負重運動(骨骼負重的運動)不足會增加鈣質流失的風險。

坊間補骨營養劑作用有限

骨質密度減低後便很難逆轉,就算多吃豬骨和牛骨,作用都有限,而且大量攝取骨內的飽和脂肪,補骨未成血脂已經爆標,得不償失。雖然有藥物可增加骨質密度,但因有局限及副作用,不可長期服用。而坊間不少補骨健骨的營養補充劑,聲稱可以紓緩或減輕病情,但其實作用有限,更有研究指出不少是來自安慰劑效果。

對付骨質疏鬆,最有效方法是預防及延緩病情惡化,改善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既安全又沒有副作用。先從生活習慣開始,每天到戶外運動,既可吸收日光,有助強骨,同時減壓,促進健康。此外,從飲食中吸收足夠鈣質亦十分重要,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取1000至1200毫克鈣質,含豐富鈣質的食物,包括奶製品(如低脂/脫脂奶、乳酪和加鈣芝士等)、加鈣豆品類(如板豆腐、加鈣豆奶等)、連骨進食的魚類(如白飯魚、沙甸魚和鯪魚肉等)、果仁、種子和深綠色蔬菜等。

攝過多蛋白質、鹽分 易流失鈣

除了吸收充足鈣質,亦要留意進食適量的蛋白質食物,因蛋白質過少會引致營養不良,過多會增加鈣質流失的風險。成年人每天只需進食2隻掌心大小或6至8安士肉、魚、蛋便已足夠。此外,亦要注意鹽分攝取,過多會令骨質流失,成年人每天攝取不多於2400毫克(約1茶匙)鹽分。除此之外,酒精及咖啡亦對骨骼有不良影響,建議每天不多於1杯啤酒(或同等酒精含量的其他酒類)及不多於1杯奶茶或咖啡。當然亦要注意均衡飲食,多選用高纖維(如:全麥、豆類、蔬菜、水果等)、低脂肪及低糖分的食物。

文:蘇永源(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