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言情深:打開心窗 抗癌不可怕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02日

【明報專訊】常言道,健康無小事,這句說話特別適用於一眾癌症病人。面對癌症,病人及家屬尤其着緊治療方法能否將癌細胞殺死或延長病者存活期,卻往往忽視患者在治療以外,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支援。例如,癌症治療效果與飲食習慣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有研究數據指出,視乎不同癌症期數及種類,超過一半癌症病人會營養不良。因此,切忌以為補充營養是對抗癌症的小事,若不善管理,隨時會影響治療進程和效果。

拆解癌症飲食謬誤

營養師的職責之一,是為患者提供適合的飲食建議,補充他們身體所需並維持生活質素。過去曾遇過不少比較悲觀的病人,接受營養諮詢時會執著於「為什麼我不煙不酒也得癌症?」認為即使改變飲食習慣也無法改變患癌的命運。又有病人堅信自己過去認識的飲食觀念,像是以為吃得清淡就等於健康、吃某類補品可對抗腫瘤等,由此引起各種營養問題。對於這些病人,營養師需要循循善誘,為患者逐一拆解關於飲食與癌症的謬誤,鼓勵他們改變既有的飲食習慣。 

大半年前認識了一個婆婆,可算是眾多癌症病人之中的例外。陶婆婆是大腸癌病人,面對晚期癌症樂觀正面,從不自怨自艾。每次病情有轉壞迹象,我還比她憂心忡忡。陶婆婆又利用空閒時間「主動應戰」,透過看書、上課去吸收新的癌症知識。因此她深明營養在癌症治療中的重要,而營養諮詢更是一個雙向過程,在營養師提供建議的同時,病人亦要敞開心扉,願意接受營養師的建議。 

治療初期,陶婆婆的腸胃受藥物影響而嚴重肚瀉。除藥物之外,陶婆婆當時服用的癌症專用營養補充劑亦加劇肚瀉問題。由於擔心陶婆婆的身體水分與電解質不足,我曾建議她轉用另一種補充劑,惟婆婆對這補充劑的口味大為抗拒。事實上,每個人服用營養補充劑的效果都不同,喜歡的口味更大有差別,營養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建議最適合的飲食方案,絕不能勉強病人服從,否則隨時影響病人情緒,更消極面對癌症。

最後,我提議陶婆婆回歸基本步,嘗試飲用營養奶。意外地她肚瀉的問題隨即大為改善,而她的體重指標(BMI)亦由一開始只得16,穩定上升至17.5,雖然仍屬偏輕,但也朝着正常體重踏出一大步。

前幾天和陶婆婆一起飲茶,婆婆由衷地感激我幫助她捱過了化療。現在回想,其實我更加需要感謝陶婆婆對我的信任。在抗癌的過程中,真誠的雙向溝通相當可貴,病人內心會有許多憂慮和惶恐。若然有人耐心傾聽他們的煩惱,會為他們帶來莫大的安慰。

對癌症病人而言,每一件普通人眼中的小事都是無比重要,而能夠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中林林總總的問題,也是我這工作的福氣。

文:李振洋(註冊營養師)

相關字詞﹕大腸癌 飲食習慣 腫瘤 癌症 註冊營養師 李振洋 瘤言情深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