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醫事:我每天看的瘜肉

文章日期:2019年07月01日

【明報專訊】五叔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好幾顆瘜肉,非常擔心:「聽說瘜肉可以變癌,我現在有4粒,豈不是有4倍風險?」

大腸瘜肉非常普遍。50歲後,三成人會有至少1顆。腸胃科醫生為病人做腸鏡檢查,有時難以靠肉眼分辨瘜肉的類型,於是切除後交由我們病理科診斷。

瘜肉是病理科醫生的「麵包牛油」,我在顯微鏡下看過的瘜肉,該有10幾萬顆吧?天天看,長年累月地重複做同一件事,就成了專業。

腺瘤性瘜肉可變癌 其餘多為良性

一般瘜肉,只幾毫米大小,間中有些可達2、3厘米。當中「腺瘤性瘜肉」(adenoma),有可能轉變成腺癌;其餘的大多為良性的「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另外,也有較少見的「炎性纖維樣瘜肉」、「PJ瘜肉症」、「幼年型瘜肉」、「炎性肌肉樣腺性瘜肉」、「淋巴瘜肉」、「憩室型瘜肉」等幾十種,各有不同的成因及後果,大多需要顯微鏡才能確診。

而「腺瘤性瘜肉」之中,又分為管腺瘤(TA)、絨毛腺瘤(VA)、管絨毛腺瘤(TVA)、齒狀腺瘤(SA)、無蒂鋸齒狀腺瘤(SSA)等。它們可被界定為低度、中度和高度細胞病變;病變的程度愈嚴重,變癌的風險也愈高。甚至有些腺瘤,已開始長出癌變,這時候我們少不了要仔細量度,提供癌腫的長度、深度、與切除面的距離等參數。

遺傳「瘜肉症候群」 增患癌風險

還有遺傳疾病導致的「瘜肉症候群」,令患者腸內長出數十個到數千個瘜肉,增加癌病風險,例子有: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FAP)、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HNPCC)、遺傳性胃腸道瘜肉病伴黏膜皮膚色素沉着症(Peutz-Jeghers Polyposis Syndrome)、幼年型瘜肉症候群(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醫生除了治療瘜肉,還要留意其他器官有否受到影響,更需考慮為病人的家族成員進行基因測試,防患於未然。

對,單是幾毫米的大腸病變,已經要考慮以上所有的可能性;宏觀和微觀的思考,對醫生來說同樣重要。

我看了十多年瘜肉,很多時候一放上顯微鏡就知道是吉凶。但醫學這回事,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其中有無數介乎良性和惡性之間的個案;當遇上灰色地帶的時候,就要向同僚請教及商討,綜合眾人的經驗和判斷。

作出最後診斷時,必須考慮後果,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前景預測,以及往後的治療方式:究竟應馬上做手術切除結腸,還是可以保持觀望態度?是需要每年覆診檢查、還是隔5年才重做腸鏡?病理報告上的一字之差,結果可以謬之千里,因此理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有些人做腸鏡時切除了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發現是良性,便埋怨被醫生「騙財」,又大嘆白白擔心了一段日子。其實,瘜肉後果可大可小,對於醫生和病人自己來說,當然是「寧枉莫縱」,可以切除的,就盡量切除吧。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癌症 大腸鏡 瘜肉 許嫣 伊人醫事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