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成藥成分 食多粒未必更止痛

文章日期:2019年06月17日

【明報專訊】身體有痛症時,不少人都會先自行服食成藥,減輕痛楚。港人遊日本,更會到藥妝店「掃貨」,購買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網上更有人指出日本止痛藥「勁啲」。

不過,這些止痛藥是否安全?日本止痛藥點解會「勁啲」?市民又是否清楚當中的成分?

社區藥房、個人用品護理店、網上商店,甚至於外地旅遊時,都不難買到止痛藥。香港疼痛學會主席、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認為,在購買成藥前,應要清楚知道每一個成分,「曾有病人在外國買了一款消炎止痛藥,不過此藥原來是獸醫用於動物身上的消炎止痛藥,但有人用來做商業配方。這是一款很舊的消炎止痛藥,已經不在醫藥上使用」。

日本藥多含布洛芬 長期食可傷胃

提到港人到日本必買的藥妝,都少不了止痛藥。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盧偉瀚表示,在日本買成藥,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消費者不清楚當中的成分,因為大多都是日文,「我們曾把那些日文翻譯,發現有很多成藥都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的成分,最常見是布洛芬(Ibuprofen)」。

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根據本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布洛芬屬第二類藥物,雖然不需要醫生處方,但必須在註冊藥劑師指導及監督下銷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非類固醇消炎藥用以治療中度疼痛,藥物與體內的環氧合酶-1(COX-1)及環氧合酶-2(COX-2)受體結合後,能抑制前列腺素,從而達到消炎之效。李靜芬進一步解釋當中的藥理,「人體內的COX-1及COX-2幫助將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轉化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及血栓素(thromboxane, TXA2)。前列腺素可引起疼痛及炎症,但具保護胃壁及血小板的功能;血栓素負責血小板功能,令血管收縮及影響血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透過抑制環氧合酶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的產生,從而消炎減痛;但過程中可能同時影響血小板功能及修補血管的功用,令血管硬化及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風險」。

崔俊明指出,由於藥物抑制保護胃膜及胃壁的物質,部分患者服藥後,容易感到胃痛,「若果是高劑量的藥,容易傷胃,長期服食亦會傷胃,年紀較大或曾有胃潰瘍的患者多會同時獲處方胃藥」。李靜芬補充,新一代藥物COX-2抑制劑雖然可減少對腸胃的損害,但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和死亡率的風險。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就指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食用劑量愈多及時間愈長風險愈大。

兩種止痛藥打孖食 增中風風險

至於本港藥房及便利店出售的止痛藥主要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有輕度止痛的功效,可止痛及退燒。崔俊明解釋,現時撲熱息痛的止痛病理未明,醫學界估計其止痛原理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COX-3有關,從而抑制身體發出疼痛信息至大腦。他補充,市面亦有售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部分種類的阿士匹靈(Aspirin)。

若果患者難忍疼痛,同時服食兩種止痛藥物,能否取雙倍鎮痛之效?崔俊明指出,這做法或會弄巧反拙,增加出現副作用,如胃痛、中風等風險。

那麼加大止痛藥劑量,可否更有效止痛?李靜芬表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除了可消炎止痛,亦有其他功能,譬如抗凝血、修護胃及腸壁及血管收縮,久服或劑量過重,會影響肌腱組織正常癒合及致肌筋腱退化病(Tendinopathy),嚴重有胃炎、胃潰瘍風險,以及長者腎功能受損。而且消炎止痛藥有ceiling effect(天花板效應),意思是當劑量達某一個程度,止痛藥效也不會增加, 但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加。因此,有些人說止痛藥「食馴了」無效,其實是因為止痛藥即使愈吃愈多,止痛效果也沒有增加,而非止痛藥無效。

服3劑藥 病徵無改善快求醫

但盧偉瀚補充,毋須視止痛藥為洪水猛獸,因為正確用藥除了可以減輕痛楚,亦能夠減少併發症發生。不過另一方面,止痛藥可能止了痛,但別忽略致痛成因,沒有及時處理,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最近有病人的舌頭一直感到痛楚,並自行食止痛藥、消炎藥。結果看醫生時發現是舌癌,這時腫瘤已經很大」。李靜芬則建議,如果服食2、3劑止痛藥後,病徵仍無改善,就應求醫。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