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系膜 大腸癌連根拔起 新式微創手術增存活率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29日

【明報專訊】2018年有超過5400個大腸癌新症,當中近七成為結腸癌,三成為較難治療的直腸癌。隨着醫學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微創手術大行其道,對於選擇大腸癌的治療方案上,病人大多追求手術時間短、割除腫瘤同時想盡量保留大部分大腸。

可是,最理想的大腸癌治療,反而是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以切除較多受影響淋巴組織及大腸。這才真正能增加存活率。

■杜絕「切唔晒」 減直腸癌復發風險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每年有逾2000人因大腸癌不治,而且每年新症不斷增加。大腸癌是指腸黏膜細胞出現不規律和不節制的分裂,並惡性入侵附近器官,而手術切除是目前唯一根治大腸癌的方法。人體的大腸約長1.6米,末段12至15厘米稱為直腸,直腸上接結腸下接肛門,位於肛門對上約12至15厘米的位置,主要負責儲存糞便至適當分量才經肛門排出。直腸藏於盆骨內,女性的在陰道後面,男性則在膀胱和前列腺後面,位置隱蔽,若腫瘤位置愈接近肛門,手術的難度愈高。

事實上,約100年前,傳統剖腹切除直腸手術已於西方出現。這種手術不但傷口很大,有時甚至需要連肛門一併切除,要以永久性的結腸造口代替肛門,對病人帶來極大的影響。而即使把肛門切掉,亦未必能把所有癌細胞一併切除。所以,從歷史數據看來,直腸癌患者即使動了手術,存活率亦不高。1982年,英國教授Heald發現直腸周圍有一片系膜,它完全包圍着與直腸附屬的所有脂肪組織、血管、神經和淋巴組織。他於是提倡「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沿着膜邊把整個直腸連同可能受癌細胞牽連或感染的脂肪及淋巴結一併切除,便能有效杜絕「切唔晒」的情况,大大減低復發風險。

盆腔內施手術 難度高

然而,要在狹窄的盆腔內做手術,確保切出來的系膜完整無破損,並不容易。雖然TME難度相對地高,但由於這能提升病人術後生存的機會,現在已成為不少國家治療直腸癌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香港及世界各國的結直腸外科醫生,都藉着多年來的國際級研討會及現場的手術示範,去克服技術上的困難。

■結腸癌 切除淋巴無礙身體

反觀,一般結腸癌的手術卻未見有大的改進。其實,早於2009年,德國霍恩貝格爾(Hohenberger)教授已提出全結腸系膜切除術的概念,應用到較普遍的結腸癌。霍恩貝格爾發現,與傳統剖腹切除腫瘤比較,接受傳統剖腹全結腸系膜切除術(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1329名結腸癌病人,5年存活率從以往82.1%上升至89.1%,而復發率亦同時從6.5%下跌至3.6%。CME的優點在於能從中央主動脈位置的根源,把供應給患有癌病一段結腸的主血管「連根拔起」,亦藉此把附在該段腸系膜的淋巴結清除。

研究指微創增失血、併發症風險

直至近年,微創手術愈來愈普遍,傳統結腸切除手術亦演變成微創結腸切除手術。於2017年,北京人民大學醫院教授Wang C.分析12個牽涉8586名病人作的研究,發現微創結腸切除手術下進行CME的病人,存活率比傳統手術沒有CME的高出近三成,但同時失血及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則增加了。同年,德國霍恩貝格爾教授發表微創下進行CME的存活率為80.2%,遠低於傳統剖腹下進行CME的90%。由此可見,對於一般結腸癌,要在微創手術下進行一個優質的CME,並非易事。

誤判早期病 錯失化療機會

到了2018年,韓國全南國家醫科大學(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金亨韓(Hyeong-Rok Kim)教授發表了微創CME,於不同時期的結腸癌有不同的存活率。當中第2期結腸癌病人(沒有淋巴結擴散),在微創舊式的結腸切除手術後的存活率為78%,微創CME則為92%。這個讓人吃驚的差異,極可能由於舊式手術沒有取出位置較近中央血管卻被癌細胞入侵的淋巴結,最終病人被誤判是2期。由於2期病者術後都被認定是早期病,所以不會像3期病者(有淋巴結擴散)接受化療。被誤診為2期的病人因此錯失了化療的機會,存活率大大下滑,並不出奇。

而在本港,醫院普遍使用舊式微創結腸切除手術,而非全結腸系膜切除術,主要因為全結腸系膜切除術需要技術培訓;加上病人往往不了解其原理,只着眼手術時間長短或價錢,所以大多不考慮。

有人或會擔心全結腸系膜切除術把所有淋巴腺切除會為病人帶來影響,其實失去淋巴腺,病人術後或會在腹部出現較多淋巴液滲漏,但對身體無礙。反而,及早治療和選擇合適的切除手術才是最重要。曾有名病人選擇了接受傳統的結直腸切除手術,結果半年後發現主血管內有淋巴腺仍未切除,腫瘤仍存在,結果又再次動手術,耽誤了半年,對病人身心都帶來一定的影響,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身體「動多次刀」,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很重要。

其實,不論選擇哪一種大腸癌切除手術,病人應了解各手術的好處和風險,在考慮微創手術時,要懂得仔細分辨不同微創手術的差別,不要以為只有一種微創手術,而且不要只為追求手術時間短及保留器官較多。針對自己病情和減低復發率才是考慮目的。

文:張浩然(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