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關節痛 打針救膝頭 透明質酸潤滑 血小板修補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29日
情況普遍 應求診做評估

【明報專訊】「翻風落雨膝頭痛」困擾無數長者,除了靜待天氣好轉,難道再沒辦法擺脫痛楚?

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近年出現不少新招,可以選擇注射透明質酸或富血小板血漿,手術亦可選擇全膝或半膝關節置換。不過,首要還是減重、做運動,一方面減輕膝關節負荷,同時增強肌力支援膝關節。

■問醫生

◆何:何嘉棋(骨科專科醫生)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40歲已膝頭痛?

問:膝關節退化的成因是什麼?是否只屬「老人病」?

何:退化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方面,遺傳了良好的膝關節結構,如骨頭之間的接觸面較大,退化的風險就較小。相反,父母40、50歲已有膝痛問題,或天生有O形腿,風險便會增加。

後天方面,年齡只是三大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運動創傷,例如有助減少關節摩擦的半月板,可能因過度屈膝或激烈碰撞而受傷,影響其功能,在步行和活動時多了不必要的摩擦,加速退化。第3個原因是重複動作,經常搬抬重物,或上落樓梯等,都會使膝關節退化,部分職業因而較「高危」,例如經常要巡樓的大廈保安員。可見,膝關節退化不一定發生在長者身上,我見過最年輕的患者,只有40多歲。

■馬拉松跑壞膝?

問:跑步一定傷膝?如何避免?

何:以往膝關節痛症,通常見於肥胖或年長人士身上,近年跑步盛行,令膝痛年輕化。

跑步對膝關節造成的壓力,遠比一般步行為大,而由長跑引致的其中一種傷患,名叫髂脛束症候群(IT Band syndrome)。髂脛束(iliotibial band)是位於大腿側的一組肌肉筋膜,一直向下延伸至膝蓋位置外側。使用過度時,髂脛束與膝關節外側的股骨會不住摩擦。為免因摩擦而導致發炎,職業跑手會在跑步前,針對問題做伸展運動,以保護膝蓋,例如手扶牆壁並保持直立,運用身體的重量,盡量壓向大腿外側(圖1),直至有痠緊感。但業餘跑手或偶爾才參加長跑者,對伸展動作缺乏認知,更可能跑姿錯誤,或者穿了不合適的裝備,再加上長時間運動,對膝關節肯定是負擔。

鄭:膝蓋痛楚不一定出於退化,成因需視乎年齡及創傷等因素。特別是年輕運動員,容易在比賽時承受猛烈的碰撞,韌帶、肌肉及半月板傷患都可能造成膝痛。患者病情各有不同,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

■關節進補「回春」?

問:退化性膝關節炎有什麼治療方法?

鄭:先要看醫生找出病因,並因應生活習慣、退化程度等,設計治療方案。較簡單的方法包括控制體重,改變生活和運動習慣,口服關節修補劑、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如經醫生評估,需要強度較大的治療,則可考慮在膝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甚至置換人工膝關節。

何:有患者會在坊間購買營養補充劑,期望關節能回復「青春」,常見的有葡萄糖胺、軟骨素等,但暫時未有醫學文獻,證明藥物有助膝關節軟骨重新生長。我建議多抽時間做運動,減輕體重負荷,增強肌力,對紓緩關節不順滑的感覺,反而更有幫助。患者求醫後,醫生先會辨別膝關節退化的程度,屬於輕微、中度抑或嚴重。輕微至中度退化者,大多數會服止痛藥,增加運動及注射透明質酸;若程度嚴重,則要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

■透明質酸愈打愈無效?

問:對已退化的膝蓋,打針能否起修補作用?

何:注射透明質酸功效在於潤滑關節,減少痛楚與不適,以及活動時發出的咯咯聲;但無助逆轉膝關節退化。其發揮功效的時間亦愈來愈短,假設第1針功效能維持12個月,第2針可能只有9個月功效,並逐次遞減。這是因為打針只能紓緩徵狀,卻沒減慢膝蓋退化,長年累月下,膝關節繼續退化,問題愈趨嚴重,打針的作用愈不顯著。

近年有另一種治療方法,是注射「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身體有自我修復機制,在受傷時協助復元,其中血小板起很大功用。PRP治療是從患者體內抽取50ml血液,透過離心機去除紅血球部分,再運用儀器,從血漿中抽取血小板,濃縮成6ml,注入需要修復的膝關節,目的是促使關節軟骨修補或再生。

在醫學理論及臨牀上,PRP的確能起修補作用,這也是跟注射透明質酸不同之處。但效用是大是小,目前仍欠缺大型或科學研究數據,需再作大量評估,才得知PRP對什麼病人、哪種程度的退化能見效。若膝關節已嚴重退化,注射性的治療手法已不足夠,有需要接受手術。

文:李安兒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唔使睇醫生?」,可登入health.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唔使睇醫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