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治通鑑:滑雪肌肉痠軟與受傷

文章日期:2019年02月18日

【明報專訊】每逢滑雪旺季,不少滑雪發燒友都會選擇到挪威、日本、加拿大等地滑雪旅遊。某程度上,運動難以與傷患脫離關係,滑雪運動自然也不例外。

玩滑雪板 (Snowboarding)與滑雪 (Skiing) 所導致的受傷位置頗有不同,而新手與老手同樣也有受傷風險。根據外國的統計研究,因滑雪而導致的傷患,超過70%與跌倒有關,失控碰撞也佔所有受傷原因約10%。佩戴頭盔或能減輕頭部外傷的風險,但不能預防碰撞所產生的腦震盪。若論上肢受傷風險,玩滑雪板遠比玩滑雪的人士為高,因此必須配備護腕,而我們常常聽到的十字韌帶傷患,則較常出現於滑雪人士身上。另外,約8%玩滑雪板人士或16%滑雪人士,他們受傷的位置多於一處。至於雪地的軟硬程度也有影響,較硬的雪地會增加跌倒時手腕受傷的風險;但雪地較軟也不等於比較安全,因較軟的雪會增加膝部扭傷的風險。

肌肉疼痛多於一周或受傷

先不要被上述的統計數字嚇倒,而放棄體驗這項十分有趣的冬季運動,只要做足安全措施,穿著合適裝備,依照教練指示,慢慢嘗試,就可將傷患風險減到最低。我亦是玩滑雪板的新手,第一天跟隨教練學習時,跌倒十多次,但因從教練身上學會如何較安全地着地,因此沒有受傷,每一次跌倒也是一個學習。改善身體肌肉的協調及平衡後,漸漸地就能控制滑雪板的速度及方向。

由於我不熟練玩滑雪板,經過兩天的練習,身體肌肉頗為痠痛,兩三天後才慢慢紓緩。但這並不是受傷,「運動後肌肉痠軟」與「運動傷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身體做劇烈運動後,肌肉出現輕微撕裂的狀况;當有足夠休息、補充蛋白質、伸展運動後,肌肉便會修復,一般數天內便會復元,肌肉亦會變得較以前強壯。滑雪運動劇烈與否因人而異,老手們滑雪如呼吸般自然,通常過後也不會如何痠軟;新手如我般掙扎式滑雪,做了一整天劇烈運動,過後肌肉痠軟也是正常不過。但如發現劇烈運動後疼痛持續多於一星期,便要注意可能是韌帶扭傷或肌肉拉傷,建議及早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諮詢。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相關字詞﹕受傷 肌肉痠痛 滑雪板 滑雪 姿治通鑑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