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時裝亮相巴黎時裝周 虛實展示 香港創意力量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巴黎」與「時尚」,就像一個無形的等號。尤其每年巴黎時裝周,各方重量級的買手和傳媒匯聚,時裝設計師即使窮一生心力,都要達成在巴黎出show的心願。縱然面臨疫症打擊,早前8個香港時裝品牌仍排除萬難,在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的帶領下成功於巴黎時裝周亮相,結合虛擬與實體的方式展出2021春夏時裝系列,向世界展示香港的創意力量。

營運一個時裝品牌,設計、質量做得好是基本,增加曝光率,讓潛在客戶看得見自己的存在才是成名關鍵,而年輕品牌要打響名聲,衝出國際,更加需要足夠的資源、金錢和人脈協助才能成事,所以香港非牟利機構FFF自2013年起,籌辦由創意香港(CreateHK)贊助的國際時裝企劃HKFG(前稱Fashion Guerilla),主力帶領本地品牌參與國際時裝周和商展,讓一眾設計師能接觸各國的時裝買手和傳媒,以助他們拓展業務。

今次參與的8個品牌為 ANAÏS JOURDEN、THE WORLD IS YOUR OYSTER、ARTO.、PabePabe、PONDER.ER、SWEETLIMEJUICE、VANN及YMDH。其中第6度在巴黎時裝周的官方日程中舉行時裝展的 ANAÏS JOURDEN,曾被知名買手店Opening Ceremony 「Year of China」企劃選出的唯一香港品牌THE WORLD IS YOUR OYSTER,以及剛剛起步一年已逐漸為人熟悉的新進品牌PONDER.ER,分別於巴黎霍夫頓酒店舉行數碼時裝小型放映會,並同步在網上展出品牌最新系列的時裝影片。

我們邀請了3個品牌的設計師,分享自己如何從零開始一路登上巴黎的時尚舞台,以及疫情對時裝周生態運作、消費模式轉變等影響的看法。

A:ANAÏS JOURDEN  

W: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P:PONDER.ER

數碼化發布 留下深刻印象

問:可分享一下如何登上巴黎時裝周?參與其中對你有什麼意義和得着?

A:畢業後成立品牌,頭兩年都是摸着石頭學習採購、生產、銷售、物流。2015年巴黎概念店Colette第一次購入我的作品,同年晉身LVMH Prize年輕設計師大選準決賽;2016年,我的系列獲得Barneys、Opening Ceremony、伊勢丹、連卡佛等百貨公司支持,銷售獲得重大突破,於是決定嘗試在巴黎舉行presentation,也開始跟造就了Vetements、Y/ Project等新生代品牌的公關公司Ritual Projects合作,直至2018年被編排於巴黎時裝周的官方日程內。當時公司包括我在內只有5個員工,即使在緊絀資源下,仍然可以帶着熱情和尊嚴展出創作,於我而言就是「終極夢想」。

W:我們首個系列在Joyce Boutique的pop-up shop售賣,然後在連卡佛的The Next New 企劃中勝出,在本地站穩陣腳後,第3季開始就一直有參與巴黎時裝周的showroom,跟不同國家的買手見面,開拓海外市場,也認識了很多買手、媒體和業內人士,幫助擴展品牌發展。

P:今年1月曾在British Fashion Council的支持下,於巴黎時裝周的showroom展出首個commercial collection。我們一直都知道HKFG這個項目,今次剛好時間上能配合便參與,這對新進品牌來說是很好的宣傳平台。

問:有別於傳統實體fashion show,你對數碼化的新品發布模式有何看法?

A:傳統天橋上的現場感、音樂響起一刻的心跳加速、衣服擺動的觸感、席上的明爭暗鬥、幕後團隊「明知不可為以為之」的魄力,都是可愛的生命力,我不希望把它的重量忘記得一乾二淨。但今季我們更着重去找一個比較沒那麼繃緊的籌備過程,選擇以電影感拍攝短片,這種呈現更能牽動人的情緒,感受到的熱情也令我獲得前所未有的驕傲。

W:以digital的方式發放作品,可以令更多的人從世界各地觀看,不受地區局限,而且可以一個更有故事的概念來表達作品系列的信息,令觀眾更加了解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單從網上觀看衣服當然比現場遜色,無論是布料的質感、衣服的細節、現場的氛圍等,都不能只透過屏幕上感受。

P:透過屏幕始終少了human touch,但以數碼化的演示方式,設計師可以更靈活及更經濟的方式呈現自己的作品和概念,把資源投放在社交平台的宣傳上,而且能創作有內容和能被廣傳的影片或圖像,很可能比傳統的實體presentation或catwalk更有效建立自己的brand image。這次的數碼演示,國外媒體和買手的關注亦有增加,但始終受疫情影響,各地零售平台的buying budget也有收縮,歐美日的情况尤其嚴重,更別說放膽買新進品牌了。正面點思考,能在這個時候讓買手留下印象,也不是壞事。

問:可以分享一下今季系列及時裝影片的靈感和概念嗎?

A:這季翻箱倒櫃整理,解構和重塑過去10季以來,那些溺愛或是有所遺憾的舊作,借設計思考人與家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天的關係,每個人演繹和活出自己的伸延就是最美麗的事。我同時希望透過系列為可持續出一分力。

W:今季系列名為New Wave,象徵在新常態下重塑時尚,游走於休閒和正式服裝,流露品牌經典的中性風格,也一如既往利用有質素的意大利和日本stock fabric,目的是希望不再生產新布料。短片則講述一個新世界的來臨,當中包含人與人之間和人與時間的關係,從而帶出希望和多元的信息。

P:系列融合了西部牛仔的元素,如傳統牛仔工作服的結構被放大及液化,以柔和透視的布料加上手染效果呈現,並首次加入首飾和皮帶等產品。短片以1950、60年代西方的煙草電視及平面廣告為靈感,透過老套過時的廣告標語及圖像融合品牌獨有的中性元素,解構和諷刺廣告媒體對性別定型的形象刻劃。

增值產品 迎接市場改變

問:疫情影響下,全球消費者對時裝的需求和步調正緩緩改變。作為香港品牌,你如何看待或應對這個市場趨勢?

A:香港的溫室教育令人相信創作止於自我表達,但消費者的反應令我明白時裝是對話:可以是一問一答、是辯論、是投其所好、是駁嘴……種種富挑戰的溝通。疫情改變了人的生活和欲望,儘管心情哭笑難辨,我認為這是改變的重要機會。

W:顧客尋求更long lasting的產品,也希望更明白衣服背後的價值。如今次系列中採用了許多detachable的設計細節,使衣服可以multi-ways穿著,提高衣服本身的價值。

P:疫情絕對令經濟及零售業帶來很強大的衝擊,特別是高價位的時裝產品。但有疫情與否,luxury market都是一個過分飽和的市場,想闖出名堂的設計師很多,名設計學院畢業的學生也是每年遞增。作為香港品牌其實很需要放眼世界,要懂得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世界各地不同市場。除要經營與別不同的identity外,現在的品牌很講究透明度,要讓觀眾明白你推銷的產品為何要這個價錢,以及背後的故事。

文:康詠然

統籌:溫兆明

編輯:劉家睿

查詢:Fashion Farm Foundation www.fashionfarmfoundation.org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時裝 虛擬時裝展 巴黎時裝周 時尚 香港設計師 每日明報-Life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