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 HER Say...:鬆開「死結」 開創繩結路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12日

【明報專訊】紛擾不寧的6月,蕭俞窩在貨倉,面對9000米長的棉繩,日以繼夜整理、編織,一度惱怒自己無力為社會做什麼,不斷反思創作的意義,花上10天織成高12.5米、黃色的秘魯繩結網塔及繩牆,貫穿3層商場。她以繩結為靈感創作首飾、創立自家品牌ZOEE,曾開舖卻因經營困難而結業。哈佛大學教授Gary Urton花了25年時間解讀秘魯繩結隱藏的數字密碼,她的繩結工藝之旅亦是漫長的歷程,她緊記邱吉爾的座右銘:「成功是從一個失敗到另一個失敗,卻不喪失熱情。」

1. 近期有什麼目標?

近一、兩年的創作不想局限於隨身物,於是嘗試做一米高的家具,並打算明年參加米蘭設計周。

2. 當初為什麼以繩結為創作靈感?

以前為時裝品牌工作,一切電腦化,所謂設計只是改動一粒鈕、一條線,一度覺得沮喪。不時走訪不同工廠,目睹女工似「坐監」,朝九晚九工作、在那裏睡覺,令我之後很想避開工廠和mass production。繩結是工藝,人性化,機器做不到,成本也低,可以自己慢慢開始做。

3. 重新思索後,你的創作有什麼意義?

近日留意到朋友在社會運動上幫忙急救、法律支援,我所學的是textile,莫非打個結送給他們?後來想到,我的作品可以鼓勵人,那種幫助是慢性的。記得有次我在比利時參加展覽,一位年約70、任職珠寶設計的女士上前跟我說,她原本正面對創作的瓶頸,看了我的作品後覺得感動,激發她想重新開始。

4. 繩結工藝有什麼新的可能性?

最近有機構邀請我為戒賭人士做一個繩結workshop,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像藝術治療,往後可以思考如何透過工藝幫助人。

5. 在你眼中,「結」有什麼意涵?

當時我的時裝業工作像一個「死結」,後來在中央圖書館遇到一本西方爬山求生繩結的書籍,將這「死結」鬆開,此後我發現一條繩原來有無限可能性。在13世紀,人類已用繩結輔助生活,求生、記事、記錄數字,日本則用於製作器皿,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歷史中,可找到繩結於人類生活中產生巨大影響。起初我以繩結為概念創作首飾,創立自己的品牌,後來開始做手袋、藝術裝置、家具等。

6. 你的衣著是怎樣的?

我平常習慣穿素色衣服,配襯大件的頸飾、耳環。

7. 你認為美是什麼?

我想起在日本瀨戶內海豐島美術館,有一個水滴形的藝術館,其建築本身便是該藝術館唯一的藝術品。坐在裏面看着地下流動的水珠、外面的太陽和植物,當下覺得這是一種不需要刻意經營的美,在「沒有」中感受到「有」,感覺很powerful。

8. 你認為創作最困難的是什麼?

難在7年來堅持以繩結為創作靈感,並想每件作品都令人有新鮮感。

9. 你認為工藝在現今世代有什麼價值?

工藝是比較慢的工業,可能在這資本主義社會貢獻不大,但它的可貴在於人性化、timeless 。

10. 這世界上有什麼東西的價值被人高估了?

潮流。盲從跟隨潮流沒有意思,潮流只是由一小撮人訂立的遊戲規則,全球時裝業界便去跟隨,快來快去。

■Profile

蕭俞(Zoe Siu)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設計系,曾於DKNY Jeans、Levi's等品牌擔任時裝設計師,及後以結繩工藝結合時尚元素,創立佩飾品牌ZOEE。

文:吳穎湘

場地提供:K11

編輯:陳淑安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