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F:沒有說的故事

文章日期:2019年06月27日

【明報專訊】在立法會煲底重讀《倚天屠龍記》,依舊最喜歡首兩回郭襄的故事,「天涯思君不可忘」,小說開始於郭襄上少林寺找尋楊過舊友詢問其下落,卻因緣際會聽到了覺遠坐化前背誦的《九陽真經》。一個少女自16、17歲起浪迹天涯追尋心中那人,天大地大,江湖任走,卻天不遂人願。自少室山下與少年張君寶(即張三丰)分別,小說中再提起郭襄時已是數十年後,經其門徒之口述說當年襄陽城失守,郭襄頃刻家破國滅,獨自一人攜倚天劍出走,又多年後於40歲時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創立峨嵋派。

金庸沒有為郭襄細續下去

每讀至此,心中總想,對比兒女情長,家國盡失於郭襄的衝擊到底是怎樣的?由雙十年華到四十不惑,這中間浪蕩20年的故事、以及其後作為遺民的後半生,金庸都沒有為郭襄細續下去。但沒有說清楚的故事有時才最纏繞人心,郭襄出場最多的筆墨總有關她與楊過,無論是相遇,或她追尋楊過的過程,但一朝家破亡,對於郭襄的衝擊,金庸借他人之口一句大徹大悟帶過,個人情愛多少癡執不知是否也只是前事了?

郭襄的故事奠定了整個《倚天屠龍記》的基調——由家國將破始,到朱元璋收復漢人失地終,一缺一合,中間是各人應各自身分、因緣、時世而糾纏的故事。這開首的郭襄與張君寶都屬前朝遺民,張君寶由被迫離開少林寺始,就離開了自小的家,早早在國亡前流離失所。

在時代大局變幻前

郭襄如同一條暗線貫穿了整個小說,帶出了倚天劍與屠龍刀,裏邊分別收藏了其父母的武功與兵法,後半生一直尋找屠龍刀下落的郭襄繫在心頭的始終是家國大事,如何將兵法傳給合適的人驅除韃虜,只是金庸老先生不明說,讓兒女情長的故事蓋過每人命運與時勢的糾纏重疊。郭襄的故事作為整套小說的開始,也就是帶出了在時代大局變幻前,一個個者的人生怎樣因此而經歷數番變故。

在煲底的數個夜晚,讀完這部小說。數番聽到風吹草動以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望向四周少年臉,與5年前的相似又不相似,而身邊同代人早已稱自己為廢中,而中年是一種怎樣的處境?少年豪志與中年隱忍,或許不是這麼直觀的分野。心裏卻總纏繞着小說中一個不過出現數回的人物,在時世中武功再高也未遂人願。而每人故事之後如何呢,也只得看其後發展。

http://www.facebook.com/fongtaichorr,IG:fong_taichor)

文:方太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