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上窮碧落下「黃泉」 玩命攝影 拍出保育之美

文章日期:2019年05月08日

【明報專訊】海洋從來不是人類熟悉的國度。下潛時,陽光會遞減,視線變得模糊,人類必須做足準備工夫,才能深潛其中。雖然深海探險難度那麼高,大海的魔力仍讓一群頂尖科學家和攝影師難以抵擋,歷時8年遠征南北極及赤道海域,「玩命」地攝下汪洋中的一角。「我們就是要魅惑你進入大海。讓你對它着迷,讓你想要潛入它,並讓你想要保護它。」《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Jennifer Hayes說。他們深潛,並非為靚相或打卡,而是讓大眾思考關於人類美學和道德的問題。

一對格陵蘭海豹浮游於水中輕吻。過千尾魚為避開洋流,同躲在巨型珊瑚下避險。形單隻影的北極熊在梵高畫作般的極地豔陽下漫步。這些都是現正在上海、成都舉行的《壯美極境》展覽的珍貴圖像,是200多名頂尖攝影師、探險家及科學家,從2010年起勘察南極、北極和赤道珊瑚海的成果。

頂尖專家 探索三極8年

氣候變化,這「三極」首當其衝,澳洲環保組織當年發起Elysium計劃,號召一群熱愛海洋的知識分子、專業人士,開始一趟龐大的紀錄,以影像及科學記錄全球暖化影響下的三極生態。歷時8年的極地探索,濃縮為百餘幅影像。「我們就是要魅惑你進入大海。」《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Jennifer Hayes道。

同時是一名生物學家及科學家的Jennifer Hayes,每次出海,都會與其丈夫──David Doubilet同行,前者負責科學計算和執行,後者思考概念和構圖。David Doubilet也是水底攝影界老行尊,現為《國家地理》雜誌的首席攝影師。他說,攝影威力巨大,閃光燈的光線,能點亮一些念頭,一些事情。「成功的影像能超越相片本身,超越故事本身,成為一件藝術品、一首詩歌,你不忍翻頁而過,只能停下細看。」

David Doubilet的鏡頭,帶人們的目光穿透深海。他笑言,其實8歲第一次潛水前,他還是個厭世的小孩。但一脫離陸地上的紛擾,轉而投入汪洋,他便像換了一個人。12歲起,他開始於水底拍攝,陸上的他畏高,燈膽也不敢換;為拍攝海洋,他卻敢在4000英尺高空的直升機上俯身而出,在水中更是驍勇進取,一次在非洲Okavango三角洲拍攝,5米長的鱷魚逼近,手執AK47的導遊叫他撤退,他還手執相機說:「One more picture!」

又例如David Doubilet一張早年拍下的照片,就是一頭美洲鱷游到妻子腦勺後,兩者相距僅一呎。事後旁觀者紛紛喊驚,妻子卻感激他及時拍下來。要得到最珍稀的畫面,海底攝影師少不免要深入虎穴,搵命搏。Jennifer Hayes舉例說這次的北極之旅,曾跟隨一頭被母親遺下的小海豹。這頭為學習自力更生而被遺棄的幼豹,不時依偎她休息,又用鼻子緊挨她的面具,慢慢建立了情誼,此時卻有一群雄性海豹來襲。在Jennifer腳踝被咬傷、困於海豹堆時,海豹媽媽不可思議地現身解圍,趕走攻擊者,牠安撫孩子的動人畫面,動物人性化的一面,就此連同攝影師腳踝上的疤痕,永久被保存下來。

展覽散發引人深潛海底的魅力,那當然多得自然之美,但別忘了此次展覽舉行的主旨,是提醒我們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水污染、捕魚過量……這些耳熟能詳的罪狀,滿足人類發展步伐及欲望而起的副作用,而三極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北極是全球升溫最快的地區,逾九成的珊瑚礁,大有可能在未來50年消失。

提升大家對氣候問題的關注,是展覽的背後信息。「海洋主宰氣候,穩定氣溫,生成氧氣,對地球非常重要。但如今97%的海洋都是開放、被任意開採的。」86歲的科學家兼海洋學家Sylvia Earle逾半世紀以來,都守在海洋保育的前線,時代雜誌稱她為「Hero for the Planet」。2009年獲得TED Prize後,她着手把高海洋保護價值的海域劃為Hope Spots,現時逾百個Hope Spots中,已有不少被納入海洋保護區。「盡可能保存狀况良好的,修復壞掉了的,我一直也在做這兩件事。」

人類揮霍 威脅海洋生態

這些生物多樣化、棲息地完善的海洋角落,在人類的不斷揮霍下,未來會否從地球上絕迹?這些生動的畫面,會否像恐龍般,早晚化為遠古傳說?Sylvia Earle不敢肯定。「科學家指,我們還有10至12年的時間扭轉形勢。」

她強調,保育的最大敵人是人類的政策和習慣,而這統統建基於數十年前對環境的錯誤認知。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而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剛被發現創300萬年新高的時代,她向世人深深寄語:「化石燃料讓我們能登陸月球、造訪星宿、跨地域通信、深潛海中。我就此說聲感謝,它為人類帶來知識,但我們現在要作出改變了。這是一個道德的問題,亦是一個美學的問題。活着的動植物,價值到底是什麼?人類是否有權利令牠們滅族?」

文:宋霖鈴

編輯/陸亮瑋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時尚特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