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消費券計劃「聊勝於無」 香港經濟未來何處去?(文:郭樺、黃子為、鄭宏泰) (09:00)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今年6月完成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4.2%受訪市民「非常贊成或贊成」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從這個比例來看,消費券計劃算是政府近來少有贊成多於反對的政策。在這個疫情發展不確定、民心鬱結、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時候,政府以任何形式「派糖」,數目雖不算大,但對市民而言畢竟還是聊勝於無的德政。

市民「不反對多於支持」

政府在「派錢」上捨易取難,以消費券方式推出,自有其一心希望刺激本地消費及促進電子支付發展等一箭多鵰之目的,但市民只想收錢簡單方便、更好使用,亦屬人之常情。從調查數據看,雖然贊成政府派消費券的人多,但不滿意消費券計劃安排的人也不少,因此可作為以上特殊現象的一個重要註腳。舉例說,調查發現有57%的受訪市民「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電子消費券的各種安排;哪怕近六成受訪者(59.7%)認為使用電子消費券「頗容易或非常容易」。另一方面,又有超過七成民眾(73.2%)表示,如果有選擇的話,還是期望以現金形式領取。這讓消費券計劃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反對的人不太多,而另一方面是贊同其具體運作的人太少,消費券計劃成了一個「不反對多於支持」的政策。

短期帶旺消費作用料有限

這樣矛盾的結合,帶出計劃能否實現「帶旺經濟」目標的一個大大問號。本次調查顯示,受訪市民表示「不會」因為領取電子消費券就額外多消費的人超過一半(54%);而認為消費券計劃對振興本地消費「非常有幫助或頗有幫助」的比例僅有18%。從消費券計劃的設計來看,有限金額、有限用途和有使用時間限定等重重限制,要達到短期內帶旺消費的作用可能有限。事實上,我們亦不應把期望經濟復蘇、市道轉旺的「大任」,寄託在消費券的單一政策之上,因為一來疫情仍揮之不去,二來外圍環境仍嚴峻,而香港則屬開放性外向型經濟。

僅靠本港「內循環」 能否振興零售市道?

這裏帶出來的更重要問題是:僅靠本港「內循環」是否能夠振興零售市道?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本地零售業銷貨額按月統計資料,本地零售業銷貨量指數早在2018年或之前,就在每年的大部分時間低於100(註1),指數一般要靠年尾的銷售量才能達到或超過100。也就是說,香港的零售業早已經離開高增長時期,進入收縮狀態或周期。從2019年6月開始,零售業的銷貨量指數更快速下降,直到當年年尾才有所起色,但都無法恢復2018年尾的指數水平(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本地零售業銷貨量指數見附圖)。

新冠疫情則進一步打沉零售業銷貨量指數。2020年初的指數從90左右直降到60以下,收縮幅度巨大,並一直在60附近徘徊,直到年尾才重新升到80左右。

以指數來看,近幾年有外來遊客時的零售業銷貨量指數,尚可達到100甚至120,而只靠「內需」的市道,最多只能達到80。可見缺乏遊客來港的零售市道,單靠內需補齊損失,實在非常困難。即使於消費券計劃360億元的總開支之上,每個合資格領取的市民都多拿出5000元來消費,720億元也僅大致相當於2018年中兩個月左右的本地零售總額(註2)。就算消費券在短期內能給零售市道注入一劑強心針,帶來一點起色,但在計劃的「藥效」消退之後,零售市道以及作為支柱產業的旅遊業又該怎麼辦?

有些緊迫問題 消費券回答不了

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的不僅是健康風險,也必有長遠和深刻的經濟環境大變化。即使樂觀認為全球於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走出疫情,但香港經濟是否可以回到2018年或之前的狀况?經歷了「反修例」社會動亂和新冠疫情嚴重衝擊的零售業,是否還能回勇?香港是否還需要自由行旅客?旅遊是否還能成為香港的支柱產業?一張消費券顯然回答不了這些「香港經濟未來向何處去?」的緊迫問題。

社會應盡早討論經濟未來發展模式

內地「十四五規劃」提出經濟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香港經濟只靠「外循環」造成經濟和相關的社會問題有目共睹,香港只靠「內循環」又能否養活佔近一成勞動人口的零售業(註3),以及與零售業相扣連的其他產業?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思考。經歷動亂和疫情,社會人心思定,全社會應盡早開始討論本地經濟未來發展模式。如果能引發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消費券也不算是白派了!

註1: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內的平均每月指數為100,高於100反映零售業銷貨量相對擴張,低於100則銷貨量相對收縮

註2:以2018年7月和8月為例,兩個月的零售業銷貨價值約為770億元(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經銷服務統計組「按零售商類別劃分的零售業銷貨價值」)

註3:零售業就業人數佔總勞動人數比例約在7%到9%(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主要工作所屬詳細行業劃分的就業人數」)

作者郭樺、黃子為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宏泰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