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放棄「清零」的迷思(文:葉健民) (09:00)

過去兩年香港人飽受天災人禍摧殘,度日如年。後者看不見盡頭,猶幸疫情開始受控,漸露曙光。但政府的防疫策略,並未追上新的形勢發展。

隨着有效疫苗提前面世,全球疫情至少在已發展國家中出現了良性逆轉。世界各國的經驗,令我們對抗疫工作有了重要的認識。壞消息是即使疫苗有效,始終無法徹底阻止病毒擴散。一來這是因為病毒變種,大大增強了傳播力,另一方面是基於種種因素,始終無法達至百分百的疫苗接種率。就算在以色列這個全球接種率位居前列的國家,病毒依然會在沒有接種者間不斷擴散。所謂「群體免疫」的情况,始終沒有出現。

不惜一切求「清零」 完全不切實際

但好消息是疫苗似乎可以大大減輕了確診者的病情,對紓緩醫療體系壓力有極大幫助。以重災區之一英國為例,今年1月面對一波疫情時,最高峰一日確診數字曾飈升至6萬宗以上。當時當地疫苗接種計劃剛剛開始,約六成確診者要入院治療,當中大概一成病情危重,死亡人數每日約1000。但踏入7月,當英國再面對另一波疫情來襲時,全國已經有七成人口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所以,雖然確診一度回升至一日超過5萬宗,但住院率卻降至一成左右,死亡人數也一直在低位徘徊。換言之,疫苗已經有效地降低了確診者的健康風險。

這一連串數字,告訴我們什麼?最重要的信息,是不惜一切去追求「清零」的方針,是完全不切實際。對政客來說,把這個內地抗疫主旋律視為理所當然,是緊貼中央、表示忠誠,甚至攻擊政敵的不二法門。我們當然要努力遏阻病毒擴散,但始終要接受一個客觀事實,就是病毒在可見將來不會徹底消失。同時,單以確診數字來判斷疫情,也是以偏概全,因為被感染人士所受的健康損害和治療所需力度,也因疫苗作用會出現變化。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思維去面對疫情。

須合理計算防疫措施的社會代價

首先,政府必須有合理的成本效益計算,看清每項防疫措施的社會代價,不應該無止境機械地追求以更嚴苛的防疫措施,去回應個案升勢。

例如目前香港入境的隔離要求應該是全球最嚴苛的地方之一,每個入境人士由踏入香港第一刻開始,差不多被視為一個核反應堆一樣,每一步都受到高度限制,防止播毒。而香港隔離期限之長,也是全球前列。這些措施,確實可以大大減低病毒輸入,但問題是代價不小。除了相關人士要承受心理折磨和額外經濟開支外,客觀效果上,這些措施差不多等同將香港的對外聯繫切斷,直接改變了這個國際城市的面貌。內地採取類似的對外防疫措施,香港也緊跟其後。但內地經濟體積龐大,即使短時間內以近乎鎖國的狀態運行,也可以靠「內循環」去維持增長,仍然可以支撐得住。不過,香港這種細小開放型經濟體,卻不見得有這種本錢。過去18個月徹底被打亂的商貿往來,對各行各業的打擊,難以估計。在發達國家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的情况下,是否有空間去選擇以更頻密的檢測來適度縮短強制隔離時間,值得討論。

當然,任何措施都無法做到萬無一失,這些變動也有可能會增加走漏眼的風險,我們要問的,是這種新風險究竟有多大、可以換取的利益又有多少,能否相互抵消。但政府目前的計算,似乎是要不惜一切去壓低確診數字,以換取早日可以與內地通關。能與內地恢復正常往來固然是好事,但大陸並非香港對外經濟的唯一連繫。無止境地延長或維持旅客入境隔離時間,對香港經濟的損害絕對不是單單可以靠與內地通關便可以完全彌補。這種政治正確的迷思,大大局限了政府抗疫的選項。

需更細緻分析疫情 去動員持續抗疫

其次,我們也需要一套更細緻語言去分析疫情發展,去動員公眾持續抗疫。

舉個例說,我們現時對疫情評估,差不多獨沽一味靠個案數字。連續多天沒有個案決定了形勢基本判斷,反之專家便會苦口婆心告誡公眾,指第五波隨時出現。但假如疫情再次出現逆轉,政府要判斷是否形勢惡化,也必須同時考慮確診者的治療整體情况。假如確診人數增加但多為輕症兼病毒量低,情况便很不一樣。公布更仔細的數據,例如確診者平均住院日數,絕對有助公眾了解疫情發展。更公開的資訊,也有助於推行各種防疫措施。例如有確診者中有接種疫苗人士與沒有接種疫苗人士的康復速度比較,便可能會更有效鼓勵公眾去接種疫苗。

市民已經咬緊牙根抗疫18個月,單靠專家官員「第五波必然會來」說話,難以去動員大家繼續共同抗疫。大家需要看見自己的犧牲會帶來進展和成果,否則便難以接受長時間的活動自由限制。公眾對個別公共決策的觀感和是否願意配合,最終取決於它是否必須和有效。更明確的疫情發展與防疫措施的掛鈎,例如訂明限制措施放鬆或收緊取決於一籃子因素,如疫苗接種率、個案數字、平均康復速度、深切治療比例等,必然會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這一場抗疫戰,港人交足功課,人人自律遵守規則,顯示出高度的公民素養。但抗疫措施不能只靠愈嚴愈好,公眾承受能力也有上限。大家對個人自由長期受限感覺難受,抗疫疲勞出現應該為期不遠。我們現時疫苗接種進度不足以完全放鬆所有防疫限制,但摒棄不惜一切去追求「清零」、不要單純以確診數字去判斷形勢主導回應,是防疫戰新階段必須的策略調整。

作者是政治學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