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維權怎麼就是鬧事了? 佳士工友組建工會被捕的前因後果(文.吳碧蓮) (19:30)

編按:深圳佳士科技公司工友維權,不僅參與工人受打壓,到場支援的學生亦被捕。吳碧蓮是佳士聲援團中的一名博士生,撰文寫維權事件中的人和事。

工人和學生都來了,隨之而來的是打壓和抹黑。

深圳坪山,8月24日清晨5點,防暴員警們手持盾牌闖入民宅,將10名工人與50名聲援學生悉數帶走。當晚,新華社發布了〈深圳佳士公司工人「維權」事件的背後〉一文,斷定香港NGO勞動力資助的打工者中心是工人抗爭的幕後主使。佳士工人的抗爭被寫成境外勢力一手策劃的顛覆行動。《環球時報》與《南方都市報》亦跟進報道,直指佳士抗爭工人在「西方勢力」的操控下,「違法」擾亂企業生產,衝擊政府部門。對於聲援工友而被捕的50名學生,報道隻字未提。8月27日,勞動力發布聲明稱:「沒有參與組織或資助佳士工人或聲援者」。

那麼此次引起政府與喉舌媒體高度關注的佳士工人維權事件,究竟是誰在主導呢?幾個工人積極分子,真的是如官媒所言被境外勢力操控嗎?

組織工會維權卻遭報復

深圳佳士科技是一家主營焊割設備的上市公司,據悉其總裁潘磊、人力資源高層均為深圳市人大代表。全坪山區不過22個市級人大代表,而這個1000人的工廠,就有兩個人大代表。

但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並沒有善待自己的員工。工人向亞洲新聞通訊社透露,佳士不但工作條件惡劣,設立了名目眾多的罰款,還存在削減或拖欠工資、社會保險與住房公積金的行為。維權工友表示,廠方每月罰款和變相剋扣的工資就能達到每人1000元人民幣。為了打造品牌形象,佳士強制要求員工參加名為「樂跑」的10公里無薪強制徒步。這讓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的工人們,愈發不堪重負。

2018年4月,佳士工人米久平等人撥打了龍田街道勞動站電話投訴,但一直無人接聽。5月10日,米久平和幾個工友同時向坪山區人力資源局和坪山區總工會遞交聯名信投訴。人力資源局表示,他們不干涉企業的管理方式。而總工會建議支持組建工會,解決問題。

6月7日,米久平等人提交了《關於成立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的請示》。龍田街道總工會的答覆卻是企業沒有蓋章,給不了批覆,要廠方蓋章才行。然而,法律並沒有規定工人組建工會要經企業許可。

6月22日,米久平、劉鵬華帶着請示去找廠方蓋章,被拒絕;遂致電龍田街道總工會反映情况。龍田街道總工會3天後才答覆:可以先發展會員,按請示所寫——發展到100名會員再召開會員大會選出籌備組。米久平等人曾多次諮詢區總:若被打擊報復怎麼辦?區總表示:若因籌建工會而被故意針對甚至非法開除,會給予企業警告。

然而,就在89名員工簽署了《申請加入佳士工會意願表》之後,7月16日,組建工會的員工代表劉鵬華被兩個陌生人毆打。7月18日,米久平被扔出廠外。工友發布的公開信表示,自16日起,帶頭的工友陸續被開除、毆打。7月20日,工人們打算正常上班,被十餘名保安架出場外,其中一名工人被打倒在地,多名工人被員警暴力抓捕,直到21日下午才被釋放。7月27日下午,30名工人、聲援學生前往當地派出所抗議,被拘捕。其中,執法者以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6人。地方政府的不作為、員警對工人的暴力,引發了全國進步學生的支持。

大家都不捱欺負 才是真本事

黨媒的報道,隻字未提工人與地方員警侵犯工人權益的行為。面對黑惡勢力毆打、恐嚇、威脅、綁架之下,維權工人和聲援學生,並沒有採取任何暴力行動。他們的非暴力抵抗,被黨媒渲染成顛覆國家。工人們的自發抗爭,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的信仰,被篡改成了境外勢力的煽動、洗腦。

作為維權的先鋒,在佳士管理層眼裏,余浚聰是一個難搞的工人。

1993年,余浚聰出生在江西的一個山溝裏。他的妻子說,那地方前幾年才通了電話。作為家裏的老大,他初中以後便輟學打工。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思考和學習的熱情。在工友眼裏,余浚聰是一個聰明人,但並不想着自己飛黃騰達。別人調侃他胸無大志,他卻說:「能讓自己不捱欺負,大家都不捱欺負,那才是真本事!」

幾年前,他和妻子經歷了一場大火,一共燒死了十幾個人。當時他們住在2樓,晚上太熱了睡不着。凌晨兩點左右的時候,有人喊「着火啦」。

濃煙滾滾,他連忙把水倒在毛巾上,讓妻子捂住鼻子,跟着往外爬。爬到拐角的時候,地板更燙了,管道都已經熔化,他連忙牽着妻子往回爬。

爬回去之後,他又在妻子的毛巾上添了一些水。這時候,外面傳來一聲微弱的呼救,他按了按妻子的頭,自己爬了出去。

不一會兒,他拖着一個半昏迷的大哥進來了。他將自己的毛巾撕成兩半,把水壺裏最後一點水倒在毛巾上,蒙住大哥的口鼻。

他一個人擋在前面,過一會兒就搖晃一下背後的兩個人,生怕妻子和大哥昏死過去。他自己一直保持清醒,直到得救。那層樓,除了他們3個,沒有幾個活下來。

這次事故是因為貧民窟的電線和各種安全設施不及格。一場大火把幾百人的家當燒了個乾淨。

倖存者們被安排住院治療。村委會打算,每個人發兩百塊錢私了。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在病房裏都哭了。余浚聰立即翻身下牀,帶領倖存者和村委維權。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鬥爭,村委終於妥協,賠了一個月房租。就是這筆房租,讓幾百人沒有流落街頭。

那一年,余浚聰20歲。

窮人受到不公平對待

2018年5月,因為在微信廠群裏批評「強制徒步」的廠規,余浚聰被管理層禁止加班,每月只能拿1000多人民幣的底薪。5月8日,他被組長毆打,10日收到人資部經理短訊,非法開除他。

領導說,他是「專門鬧事」的。這讓他的妻子感到詫異:「我們受了欺負,他帶着大家維護權益和尊嚴,怎麼就是鬧事了呢?」

在黨媒筆下,工人是不可能自發起來抗爭。一定是有境外勢力的陰謀。可是,工人們面對資本與地方政府相互勾結,不自己覺醒起來抗爭,難道等死嗎?

在派出所門前,余浚聰一度帶着大家唱起了國際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米久平比余浚聰大9歲,生於湖南的一個小山溝裏。小學的時候,因為家裏窮,交不出5塊錢學費。他不敢去上學,又怕給家裏增加負擔,只好在山裏躲了一個月。後來,家長交了錢,他回到學校裏變得沉默寡言。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麼窮就不能上學?」

初中畢業後,米久平跟着家裏的親戚到了廣東。一次出門沒帶暫住證,他被強制帶到外地收容所,和幾十個人一起關在一起。他們被關了幾個月,也被毒打、虐待了幾個月。出來後,曾經的夢想和憧憬早已碾碎:「打工的沒犯錯,為什麼要受到這樣不公平的對待?」

講起這兩個故事,米久平說:「窮人為什麼總是無緣無故受欺負,這樣的現狀必須要改變!」

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

在工友眼裏,他樂於助人,關心朋友。但是,面對壓榨工人的黑廠,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之前工作的廠違反勞動法,他和一些朋友去找廠領導,希望廠裏能改正自己的違法行為。但廠領導很囂張地說:「我們廠就這樣,有本事你們去勞動局告我呀。」

大家一起去勞動局投訴。結果勞動局的工作人員說:「中國的工廠都這樣,胳膊擰不過大腿,那麼多人都能忍,你們怎麼就忍不了?」

「不能靠他們,要靠我們自己」,米久平和幾十個朋友們再一次來到廠長辦公室。廠長嚇壞了,叫來十幾個保安和員警也來了。經常呵斥工人說:「你們這樣做是違法的,再不回去上班就把你們全都抓走。」

「我們沒打人,沒砸機器,犯了哪條法了,違法的是老闆,你們員警是不是收了老闆的錢。」米久平大聲回覆道。

面對懂法的工人,員警有些吃驚,連忙撤了。接下來,米久平和幾個工人一起跟高管進行了幾輪談判。最後,工廠答應遵守勞動法。

這一次,米久平堅持要成立工人自己的工會。有人問:「有工會當然好,但是槍打出頭鳥,你何苦非要組建工會呢?」他說:「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如果人人都害怕,我們工人永無出頭之日……只有咱們工人齊心,廠裏才不敢隨意欺負咱們。」

米久平和工友們在廠裏發展工會會員時,佳士人資經理7月初威脅他:「要麼接受調崗,要麼解除勞動關係。」

兩天內共有89名佳士工人簽署了《申請加入佳士工會意願表》。7月12日,廠方拒不承認簽名,聲稱這是以消防安全名義欺騙員工簽的,並威脅已經簽名的工人塗掉簽名,否則就禁止工人加班,每天只拿底薪。坪山區總工會副主席也改口稱組建工會違法,要求米寫道歉信,聲明建工會非區總工會指導。

官方媒體無法相信這些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能夠組織工人,策劃一呼百應的行動。他們無法相信,米久平非常好學。靠自學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小說、詩集,他的學識早就超越了那些抓捕他的政府職員。

米久平很愛寫詩。這些年他寫的詩已經可以出好幾本詩集了。727被抓後,看守所要他寫悔過書,他以詩言志,寫出來《我和我們》:「我將擁有一切,擁有所有,不在今天,在不遠的將來,我不是我,我和我們。」

事件引起海內外關注

余浚聰和米久平的故事並不是個例。他們身上有中國千千萬萬打工者的影子。他們見多了資本的欺壓凌辱,受夠了地方政府的官商勾結。平日裏,互幫互助是他們活下去的力量,這一次,團結抗爭是他們堅持到底的勇氣。

他們在一起,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取消非法的罰款制度,取消周日早上的徒步,工會代表依法由工人自選,非由廠方指派。」令官媒諱莫如深的幾條要求會顛覆國家嗎?

的確,中國有成文的勞動法律法規,作為勞動者維權的法律武器。官媒聲稱,佳士工人的維權行動違反了法律。至於具體是哪條法律,官媒顯得欲言又止。

實際上,佳士工人們不但按照新華社的建議,多次「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用人單位」。其他的維權行動,也都是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進行的。恰恰是地方政府和總工會,遲遲不肯按照法律幫助工人們解決問題,才讓這次的事件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

歪曲工人訴求、扣上境外勢力的帽子是容易的。封鎖消息、抓捕聲援學生也是容易的。但是這關不住千千萬萬已經覺醒的中國工人,更關不住全世界堅持注視的目光。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佳士工友組建工會被捕的悲烈下場)

(原文見於2018年9月4日明報世紀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