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當「家長」變成社會問題(文:趙永佳) (09:10)

最近,「家長」們的「所作所為」,往往會在公眾討論中成為焦點。一方面,所謂「怪獸家長」在媒體和評論者大力推銷下,彷彿成為了「人民公敵」。「怪獸家長」可以是學童自殺的元兇、可以是學生壓力的真正源頭、可以是「港孩」的製造者,甚至有人會認為他們過分重視學業,而忽略品格培養,把青年人變成「逢×必反」的推手。

其他文章:唯有讀書高(文:楊岳橋)

但那邊廂,又有家長大力鼓吹兒童要愉快學習、不要TSA(全港性系統評估)、不要他們做「功課奴隸」,又要還他們一個真正童年。

我們對「家長」的認識都有點片面

有媒體評論就突顯家長的矛盾。他們認為,真正的「怪獸」家長,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一方面要成績好、進名校、入大學讀「神科」;另一方面,又要愉快學習,不要功課壓力。他們於是指出,家長不能「輸打贏要」,如要好成績,「操練」、「測驗考試」、「評估」、「壓力」不能避免。家長們反對TSA,只不過是一種保護孩子的情緒反應,他們不去反思自己才是壓力的源頭,反而「民粹」地去反對一個「高效率、零風險、冇操練」又能促進學習的「改良版TSA」——BCA(基本能力評估)。

究竟家長是否就是矛盾的化身?哪一邊才是現今家長的真實寫照?現實當然比「定型」(stereotype)與偏見複雜,而香港並沒有太多有關家長的研究。我們對「家長」的認識,其實都有點片面。現在媒體上有不少「不一樣家長」的專訪,也有不少「怪獸家長」行徑的報道,如此種種,可能都是現實的一部分。但我們要認識「家長」這種「動物」,就要從證據出發。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與轄下華人家庭研究中心,最近獲香港願景計劃贊助,進行了一項有關香港幼兒教育與家庭照顧的幼稚園家長抽樣調查,於本年初抽樣分佈於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的34間幼稚園,成功訪問了6900名N班(幼兒小組)至K3(幼稚園高班)的幼兒家長。

調查中有一組問題,問到父母對於子女教育的觀點。我們試圖量度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着緊」程度,是否符合一些公眾對所謂「傳統家長」以及一些最近受注目的「開明家長」印象。注意當然我們絕不同意持較傳統態度的家長就是「怪獸家長」;而所謂比較「開明」的家長,也不一定完全放棄學業成績。兩者之間的差異,可能只是相對而已。

香港教育當前的最大問題

附圖為家長「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非常同意或同意」一些對子女教育觀點的百分比(答案為「普通」者省略),他們意見明顯呈現多樣性。雖然多數家長不認同「贏在起跑線」、不贊成考試測驗對督促子女溫書的作用,也不認為幼稚園階段要安排默書或聽寫,仍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認同這些看法。反過來,對於較極端的「小學一至二年級最好沒有家課」的說法,儘管有四成六的家長不認同,仍有四分之一的家長表示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比數不同意「小學一至二年級最好沒有家課」,及大比數贊成「幼稚園階段不應該有默書/聽寫或所謂『記憶遊戲』」,其他各項反對和贊成的比例接近。尤其是對於「選擇小學最重要看學術水平和升band 1比例」和「家長應盡量為小朋友安排活動,以免子女在家中浪費時間」,反對和贊成的比例相近。而這相持不下的意見,是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觀念多元性的最佳寫照。

家長的多種面貌,折射出香港教育制度當前的最大問題是其單一性。在主流內的「本地」學校(國際學校除外),表面看來,學校類型有官立、津貼、直資、私校,也有不同辦學團體、不同宗教背景甚至政治傾向,好像百花齊放、各師各法。但我們有沒有察覺到,它們之間的分別其實非常小?

有不少人認為,學校愈來愈相似是因為我們家長的要求單一,因此「怪獸家長」就成為香港教育的「萬惡根源」。這看法的根據是,不少家長都怕「執輸」,要孩子「贏在起跑線」,因此都爭入名校,要考第一、要「十項全能」,最終大學能進法律學院或醫學院就完美。因此家長們會投訴家課不夠多又或課程不夠深,務求學校能「拔尖補底」,令同學成績蒸蒸日上。於是,這種「市場壓力」就會令學校變成「考試工廠」、同學成為「家課奴隸」。

其他文章:高等教育:被特首政綱遺忘?(文:趙永佳、李大拔、黃錦輝)

「一竹篙打一船人」不公平

最近的TSA爭議中,支持TSA一方的最重要理據,正正就是TSA不是小學操練壓力的來源。家長希望爭上band 1名校,為迎合家長的需要,才是小學不斷提高要求的主要原因。更有論者和教育局直指,家長是學校最重要的持份者,家長不支持操練,不喜歡太多測考、家課,應該直接和學校「溝通」,不應諉過TSA和教育制度。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能接受這種說法。其實現在的家長尤其是較年輕的中產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已是「十人十樣」。而大部分基層家長,當然重視子女教育,但他們的着眼點,又是否只有成績?把他們「一竹篙打一船人」,全都看成只重成績的「怪獸家長」,並不公平。相反,很多家長談起子女的教育,普遍都有無力感、充滿了憂慮,也感受到很大壓力。

今次調查的重要性,在於揭示了家長之間存在的多樣性。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家長贊成小學一二年級最好沒有家課、幼稚園階段不應該有默寫,但同時也有不少家長贊成要「贏在起跑線」,也覺得選擇小學最重要看學術水平。前者家長可能就會對TSA普遍抱懷疑態度,而後者可能就是覺得測驗、考試、家課都是成長學習的重要元素,不應逃避。

要思考如何創造多樣性

不同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截然不同看法,導致我們今天媒體中對「家長」的矛盾印象。教育問題,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家長大不同,但學校卻單一,就造成了今天教育現場的困局。

因此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可能不是TSA或BCA這一類要求所有學校「平頭齊一」的評估工具,而是要思考如何在資助學校體系之內創造多樣性,畢竟沒有太多家長能負擔現今真正另類的教育選擇——國際學校。如果教育制度長期忽視那為數可能接近三分之一的「非傳統」家長,那麽這些家長就會繼續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繼續投訴他們的子女是如何成為家課與考試的「奴隸」,甚至可能會為了追求更接近他們理想的教育而與「主流」對抗。

(作者按:本文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研究團隊與所屬及贊助單位;本研究的中期報告,已上載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及香港願景計劃網站)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社會學系教授

[趙永佳]

(原文載於2017410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通識試題5年考之二:課程對學生的要求合理嗎?(文:智經研究中心)

其他文章:【一念無明】回不去了 就在不圓滿的世界中走下去(文:陳景輝)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家長 親子 怪獸家長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