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傳承基金今明兩日舉行第二屆「中大創業日」,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在開幕禮上演講時稱,本港學術界較少利用產品創新轉化成經濟影響力,下游研究不足,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或大學本身的機制着重教授的學術成果,雖然正在改善,但這種習慣亦難一時改變,而政府公帑支持研發的投資亦較鄰近地區少。
中大校長沈祖堯在開幕禮後指出,大學內部評估教授時,可加入對方在社會的影響力及貢獻作為參考,甚至可影響升遷及加薪幅度,而中大在新學年的本科課程亦會新增知識產權等創業元素。
沈祖堯早前表示,校長任期至2018年屆滿,若在較早時間遴選出新校長,他願意提早交棒。他今天被問及是否由於校園及社會壓力而想提早退下來時,他說人人都有壓力,但不續任的決定是希望趁自己仍有創意及記性,重返自己喜愛的醫療團隊工作,而現時擔任校長,每星期只能撥出很少時間看症。他又重申卸任校長後不會從政。
創業日展示約60個中大生或校友的創業項目,有內地來港的研究生研發可穿戴設備,在腳腕戴上後分析足球運動員的射門速度和帶球靈活性等表現,比起職業球員投放昂貴資源,該設備以大眾化價錢,針對性改善足球愛好者的表現。另有中大教授研發眼底照相機即時偵測中風危機指數,並已與大型眼鏡集團洽商,在其屬下分店推出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