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國葬作為全球媒體事件(文:陳智傑) (09:00)

在最近一個月內,英國和日本先後為已故英女王及前首相舉行國葬。國葬所費不菲,惟舉國同哭、生榮死哀的場面,透過主流及社交媒體平台在全球同步直播,能夠達至媒體事件(media event)的傳播效果:全國與境外觀眾同時收看同一場直播,恍如大家一起見證一個歷史場面,塑造了一場世界集體回憶。

大千世界,百花齊放,但歷史只會記載成為人們集體回憶的重要時刻。傳播科技日新月異,影響了人類社會形成集體回憶、書寫歷史的方法。媒體事件的理論,源自學者觀察傳媒直播國際事件所產生的歷史感:大國領袖之間的歷史會談、讓人人緊張的全國大選、體壇健兒在國際體育盛事奪標的歷史一刻、戰爭天災的殘酷影像等,往往都會透過媒體的直播,讓沒有身處現場的觀眾,都能切身感受到一份歷史的重量。

媒體事件理論形成於電視當道的大眾傳播年代。自上世紀70年代,電視讓很多無法親身參與社會「大事」的觀眾,都能透過「公仔箱」的畫面見證歷史一刻。大眾傳播的特點,在於傾向「統一」社會信息,使不同背景和意見的人透過電視收看同一場直播節目,塑造出共同經歷的集體意識。在過去的香港,曾經有一段時間,人人每天下班都趕回家追看綜藝節目《歡樂今宵》,這節目的藝人和點滴,亦成為上世紀下半葉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全球媒體直播  各地同步感受集體情緒

時移世易,如今社交媒體當道,網紅頻道多如繁星,媒體事件的定義和社會影響亦隨之改變。在網絡「爆紅」的「新媒體事件」(諸如網絡名人之間的爭論、讓人嘩然的片段或說話等),跟主流媒體關心的社會大事未必一致。不同社交媒體平台興衰有時,惟「新媒體事件」大都較大眾傳播的媒體事件「快去快來」,爆炸性的資訊和感官刺激讓人目不暇給,當中有多少能夠沉澱成為流傳後世的歷史事件,仍有待觀察。

最近這個月的兩場國葬,是讓全球不少主流及社交媒體同步直播的媒體事件。它們使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暫時放下各自的社會大事和社交圈子,共同經歷一場直播,同步感受直播的集體情緒。這場面在如今個人化、碎片化的資訊環境中,是難得一見的。

3種「建構」媒體事件

媒體事件所帶來的集體回憶和社會影響,大致可分為「建構」和「干擾」兩大類。前者主要是傳播學者於上世紀90年代、電視當道時所提出的3種媒體事件:「競爭」(contest)、「成就」(conquest),及「加冕」(coronation)。

「競爭」是指重大選舉、體育盛事等,依照現有社會規則競爭而產生的緊張氣氛,使人人都爭先收看媒體直播,希望見證誰勝誰負的一刻。它往往強化現有社會規則的認受性,讓更多人預期下一次的競爭。「成就」是有人或事件突破了現有社會規則和大眾預期,創造了劃時代的成就:首次出現一名女性國家領導人、由一隊大家意想不到的足球隊奪取世界盃等,都讓人覺得有歷史一刻的感覺。「加冕」則是儀式感較重、行禮如儀、讓事件或人物在社會被銘記於心的事:諸如國慶紀念日、歷史事件紀念儀式等。國葬便是「加冕」的媒體事件,透過一系列儀式,為歷史人物定調,以某種歷史論述載入史冊。

藉「干擾」改變媒體事件信息

不過隨着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社會運動創意百出,媒體事件亦有新理論。上述3類媒體事件都有建構集體回憶的意味。惟在社交媒體及部分社會運動手法的「惡搞」文化下,有學者提出一些有「干擾」意味的舉動,都可以成為媒體事件或新媒體事件。在隆重的儀式上讓社會權貴出洋相、在一場精心佈置的國際盛事中出現「突襲」式示威抗議等,都可能使「歷史一刻」生變,改變了事件所表達的社會信息。對於頑皮的社交媒體文化和資源相對不足的社會運動人士來說,「干擾」媒體事件或可達至爭取社會曝光的成本效益。

傳播科技變化不斷,人們形成集體回憶的傳播方法亦有所改變。媒體事件在層出不窮的傳播方法下,也會不斷「進化」。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