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保衛國安 須防矯枉過正(文:吳漢華) (09:00)

在訂立《港區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先生重複呼籲當局在執行時不要「overkill」(矯枉過正),因抗拒力量已減。他所說的「抗拒力量」,相信是指很多泛民從政者及其支持者都已被收押、在囚或流亡海外;一些親泛民的媒體或組織,亦相繼停刊、解散。邵先生所說的話,也是很多市民的心聲。

兩件事見政府行事「overkill」

執法方面,除非掌握每宗檢控的資料,很難界定有沒有矯枉過正。而立法會選舉的結果,則非中央或特區政府可以決定。不過最近有兩件事,顯示個別政府部門可能是因怕被批評為保護國安不力,因而做出一些「overkill」的決定。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檢處)基於《電影檢查條例》(《條例》)內有關「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條文,要求一部全長7分31秒的動畫短片《暗房夜空》,刪剪其中不夠一秒,才可在一個活動中放映。從電視新聞所見,該片段的畫面影射「佔領金鐘」,可以看到雨傘圖案及「毋忘初衷」、「我要」等字樣。製片人不肯刪剪,寧可放棄放映。

電檢處促刪「佔領」畫面  小事化大

我沒有看過整套動畫,但是從上述事實看來,電檢處的決定是否合憲合法,有很多可以爭議之處。撇開技術性的問題不談,如果影片原封不動地放映,觀眾可能並不留意或記得這畫面;如果它真的會不利國安的話,那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電檢處決定的後果,是該畫面在電視新聞、報章上重複出現,那是否更「不利於國家安全」呢?

很多非商業性藝術電影的製作人都不肯刪剪其作品,電檢處如果詳細考慮後仍對這不夠一秒的畫面感到不安心的話,大可運用《條例》第9條賦予它的權力去豁免這部片,條件是該片只可以在特定地方、於特定時間、為特定目的而放映一次或超過一次,這總好過現在的把小事放大。

港台兩「烽煙」節目  政治話題絕迹

另一件較不顯眼的事發生於香港電台。港台早晚兩個「烽煙」節目,就每一宗傳媒廣泛報道的國際或本港事件,都會訪問當事人、持份者、學者或專業人士,深入探討事情的前因後果、是非黑白等。主持人的發問可能尖銳,直指發言者意見的弱點,但對正反雙方有同樣對待,言辭溫文得體,給人的印象不是質問,而是給發言者一個機會去回應對其言論的批評。

自從可在網上聽節目重溫後,《千禧年代》、《自由風自由PHONE》已成為我對時事作較深入了解的一項資源。但最近,當我想多了解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如何影響中美關係時,發現這件事並沒有在兩個節目中討論;翻查近兩三個月的重溫,談的全是民生,而沒有任何政治事件。

這是因為沒什麼值得談的政治事件?但除了佩洛西訪台這類國際大事,自由黨3名榮譽主席退黨及上述的電檢決定都為傳媒廣泛報道,以往至少會在節目中訪問當事人。

看來,為了減低「誤踏紅線」的風險,港台所做的是乾脆在王牌節目中剔除所有可能敏感的話題。特區官員常說國安法是針對一小撮人,無犯罪意圖或行動者不會受影響。兩個節目的製作人可以邀請他們相信是客觀的人士評論,萬一意外地講者說了過火的話,主持人亦有足夠專業技巧即時處理。

如果政府電台在這可控的情况下,都感到需要透徹地自我審查、不播放就政治事件的評論,政府很難說服市民國安法不會妨礙言論自由。况且,如果市民不能從港台得到較客觀、冷靜的分析,可能轉而從其他媒體接收到一些嘩眾取寵的言論。

20多年前,全國政協時任主席李瑞環先生提示港人不要清洗紫砂茶壺裏的茶垢。言論自由正是這類茶垢。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香港人口連跌3年;而過去一年,撇除單程證人士移入,淨移出的居民達到11.3萬人。政府說疫情和防疫影響人才流入,但有親友移民者都會知道,恐懼自己或下一代可能失去自由——尤其是言論自由——乃現在移民潮的主因。這顧慮也會降低專業人士來港工作的意欲。有學者警告,專業人才流失會降低香港的勞動力和稅收。

倡設政府高層次小組  平衡個人權利與國安

我相信上述兩件事只是前線公務員過分小心,而非政府高層意旨。這兩件事是獨立事件還是冰山一角?無論如何,為避免其他矯枉過正的措施,建議政府成立一個高層次的小組,成員包括國安、經濟、公關部門的代表。政府部門因應國安而改變舊措施或訂立新措施時,如果不清楚怎樣在國安、其他整體利益和個人權利之間作平衡時,可尋求小組的指導。

外國政府、媒體和一些流亡海外的港人,常說國安法剝奪港人自由。我們不能控制他們的抹黑言論,但至少可做到不製造話題,避免為他們提供彈藥去攻擊我們;更不要因為潔癖,洗去紫砂茶壺裏面的茶垢。

作者是退休公務員、香港大學法律學博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