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居安思危 未雨綢繆(文:劉進圖) (09:00)

香港剛慶祝回歸25周年,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親臨香江,主持了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宣誓就職儀式,並在致辭中對香港未來提出4點期望,即「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如果從一個5年長的時期來看,這4點期許很正常;但如果從未來6至12個月的短期來看,特區最需要的其實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為什麼說特區最迫切的需要是居安思危?這是因為中美政治的大格局,正在朝着不斷加深衝突的方向發展,尤其在台灣問題上,雙方的姿態都十分強硬,中方頻密地出動戰機,在台海上空飛行,令台灣方面的空防既緊張又疲憊;而美國總統拜登則一再打破過往的刻意模糊策略,明確表示若台灣受襲,美國將軍事介入。

這些政治姿態令外界意識到,台海出現擦槍走火甚至大型軍事衝突的可能,正與日俱增;而一旦衝突爆發,美國極有可能會像制裁俄羅斯那樣制裁中國。香港屆時很可能被排除於國際美元結算系統之外,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恐怕無法維持下去,要改為與人民幣掛鈎,變相實施外匯管制。香港原有的國際金融交易和商業貿易制度,將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

港金融管理面對罕有挑戰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短期風險因素,是美國利率急升,聯儲局希望藉以遏抑國內的猛烈通脹勢頭,香港在貨幣與美元掛鈎的結構性安排下,利率變動的大趨勢不得不跟從美國;但香港的經濟實况畢竟與美國不同,通脹壓力沒有美國那麼大。如果加息速度過急或幅度過大,很容易會引發資產市場崩盤,造成樓市、股市暴跌;但如果加息速度過慢或幅度過小,又可能會導致港美息差過於明顯,引發大量資金外移至美元資產以套取息差,觸發港元資產危機。換言之,香港的宏觀金融管理正面對罕有的巨大挑戰,一個應對失誤,就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還有一個風險因素,是眾所周知的,就是移民潮方興未艾,英國、加拿大和澳洲都推出了吸納港人移民的特殊計劃,美國也在醞釀類似行動。許多對香港前景有疑慮的家庭,紛紛把子女送往海外,甚或舉家外移。這個趨勢在2021年就已相當明顯,單是英國便收到逾10萬港人申請居留許可,這個趨勢在2022年和2023年估計還會持續。

雖然同一時期內地人移居香港亦有增加迹象,可抵消部分移民潮影響,但總體而言香港在未來一兩年,還是會受到人才與資金外流的衝擊。如果宏觀政經環境保持穩定,香港假以時日便可化解這個衝擊;惟如果宏觀大局不穩,例如台海發生衝突,或者香港出現金融風暴,人才與資金外流的風險便會突然飈升,造成難以化解的危機。

須與中央密切溝通  忌報喜不報憂

以上說的風險與危機,並不是毫無徵兆的,而是有迹可尋,可觀察、可防範的。新一屆特區政府因此應未雨綢繆,及早制訂管理風險、應對危機的方案,更要與中央政府密切溝通,切忌報喜不報憂,因為這些巨大的、由宏觀政經格局引發的經濟與金融危機,不是香港可以獨力應付,必須有中央介入與支持,才能渡過危機。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