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無人認領——海鮮舫的保育與活化啟示(文:計巍巍) (09:00)

珍寶海鮮舫作為香港仔水上地標,從離港到入水翻轉,引發了市民強烈關注。對於如何保育珍寶,社會各方曾提出不少建議,比如上岸重置、原地保留活化為博物館等。但最終未能實施任何保育和活化計劃,珍寶在離港途中意外翻轉,這一戲劇性事態帶來不少唏噓。

珍寶海鮮舫是近年來繼宋皇臺遺址、主教山配水庫後,又一本地文化遺產引發公眾關注的事件。對海鮮舫的關注,折射香港市民和媒體在文化遺產公眾化過程中的角色日漸成熟。在文化遺產逐漸公眾化的今天,市民和媒體在文化遺產治理體系中扮演愈來愈積極的角色,但並非在所有保育過程都有一席之地。

闡釋歷史  愈趨主動

首先,對珍寶的保留與否,出現多角度的反思和不同聲音。對比10年前發現的宋皇臺遺址,海鮮舫這種近幾十年的人所經歷的歷史,更適合市民自我解讀。珍寶事件中許多評論和文章作者提及他們在周邊成長,在這裏吃飯、看過這裏取景拍的戲、見過絡繹不絕的西方遊客,這些回憶是他們希望保育的原始動力。

然而亦有評論認為,雖然珍寶具一定歷史價值,反映時代經濟特色和地區歷史,但其所代表的漁村美學迎合西方價值中心主義對東方殖民地的媚俗想像,因此作為整個社會的文化遺產,珍寶不能喚起民族自豪感,而是迎合了西方價值對香港是個小漁村的設置,因此可以不予保留。

可見,自宋皇臺到珍寶,市民愈加關注本地文化遺產,對於晚近的歷史,其自我闡釋愈來愈主動,並更積極從自身身分出發,篩選保留哪些文化遺產和提出建議。

此外,媒體在展現社會不同聲音方面起到引領作用,展示了出於自身身分認同而截然不同的觀點。不僅如此,亦揭示了目前常規文化遺產保育過程的各類環節問題,如保育珍寶海鮮舫所遇到的產權、環境、成本、政策接口問題等。媒體的積極參與,是將文化遺產帶向公眾視野的重要環節。

政府推動私營協作活化  路徑不通

然而珍寶事件反映在文化遺產保育過程中,市民的不同意見較難參與到涉及私有產權的文化遺產。只有如宋皇臺遺址、主教山配水庫這樣的公共文化遺產資源,才能讓市民有機會進入文化遺產治理和決策。

這是香港文化遺產治理的難題,也常常變成遺憾。私有產權下,文化遺產保育幾乎無解,多依賴業主態度和願意投入的成本。特首林鄭月娥將活化海鮮舫寫入施政報告時,雖是好的探索,但實屬勞心過多,剛愎自用地希望以政府推動私營機構(珍寶業主和海洋公園)協作的活化路徑未能行得通,最後以陸地與海上構築物的保育政策不相通為由草草收場。可見,如今已非政府可以為文化遺產保育各方設置「應辦事項」的時代。

開啟以民為主體的保育時代

以市民為主體、以專家為溝通者的草根文化遺產保育時代來臨,意味着文化遺產團體有必要建立溝通平台,以便市民和各方角色可以在專家引領下充分參與文化遺產治理,其目的是建立一個「民有、民治和民享」的社會文化遺產系統,讓市民更順暢參與本地社區歷史知識共享、身分認同討論和相關經濟及旅遊的決策過程。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香港公眾考古學會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