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流行音樂復興 ——剖析頒獎禮數據 (文:鄧鍵一) (09:00)

記憶所及,大概從2021年叱咤頒獎禮開始,多了人討論「廣東歌復興」。這個「復興」論述,MIRROR固然是其中焦點。但除MIRROR外,樂迷也多了留意其他本地音樂人。上月,我和朋友進行了關於本地樂迷的焦點小組研究,他們不約而同強調,過去10多年來香港流行音樂很「腌悶」、「單調」,來來去去發表作品、派台、獲獎歌手都是同一班人,直到近年,樂壇才有較多令人欣賞的新面孔,曲風、題材也較多樣化。

受訪者的說法,很符合不少人近年對香港流行音樂的印象。不過我好奇的是,對某種文化狀况的印象可以維持很長時間,如果單純從印象出發,未必可幫助我們理解過去一段日子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例如講到香港樂壇很「腌悶」、「單調」,一些人馬上舉例容祖兒、陳奕迅,但其實他們最活躍的時間都已是十幾年前。又例如一些人說近兩三年的流行音樂很多樣化,多了新面孔,但他們口中的部分「新面孔」其實已出道一段日子,只是近年才較多人認識。甚至乎,再宏觀地想,香港的音樂工業每年都有新人加入,當中不乏有才華的音樂人,而新人是否容易「出頭」,又視乎當時競爭環境、唱片公司風險計算等因素。

因此,從「廣東歌復興」論述出發,引伸到所謂過去香港流行音樂很「單調」,我想在這裏分享最近與同事們進行研究的資料整理,回顧過去香港流行音樂轉變。

我們蒐集了從1998至2021年度,四大頒獎禮(商業電台、香港電台、新城電台、無綫電視)的金曲獎項及新人獎紀錄(註)。然後我們從兩個方向整理資料:(一)過去一段日子,所謂少數人「雄霸」了香港樂壇是怎麼一回事?(二)過去20多年來,新人的發揮空間有什麼變化?

就問題一,我們首先於每個頒獎禮抽取過去24年來,曾於該頒獎禮獲得金曲獎最少10次的歌手為「領前歌手」。按這個定義,過去24年共有7名「領前歌手」,他們總共奪得25.5%的金曲獎。每個頒獎禮分別有5或6名「領前歌手」,包括陳奕迅、容祖兒、古巨基、李克勤等。除了港台和無綫電視的「領前歌手」是完全一樣之外,其他頒獎禮的「領前歌手」都略有不同。換言之,他們就是過去20多年來被視為「雄霸樂壇」的人物。然後,我們綜合4個頒獎禮各自的「領前歌手」每年奪得金曲獎的數目,整理出圖1。

從圖1所見,一眾「領前歌手」於1998年開始冒起,2001至2010年是他們最主導的時間;2011年開始,他們於各大頒獎禮所得的獎項數目明顯下跌,至近3年更只有1個或沒有得獎。

至於問題二,關於歌手發揮空間的變化,我們統計每年於每個頒獎禮獲得新人獎的歌手,在往後3年有沒有得到任何金曲獎,並綜合整理出相關百分比,勉強稱為「新人發揮率」。例如圖2中,2016年的新人發揮率是50%,即是說該年獲得新人獎的歌手,有一半人能夠在往後3年內獲得最少一次金曲獎;而2009年的新人發揮率是0%,即是該年獲得新人獎的歌手,無人於往後3年獲得任何金曲獎。

就圖2所見,每年數字固然有起伏,但大致上是頗為明顯的弧形:1998至2009年的新人發揮率大致向下,至2009年為最低位;往後的新人發揮率便整體向上。值得注意的是,2019及2020年的數字,由於覆蓋範圍未夠3年,這兩年真實的新人發揮率有可能比現在的紀錄更高。

2010年代初  「前浪」歌手漸退

綜合兩圖,我們大概可得出過去20多年流行音樂發展的圖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上一浪其實自2010年代初期逐漸退卻;而在上一浪即將退卻的時間,大概是對新人來說最困難的日子。礙於當時競爭環境,一些新人即使得到新人獎作鼓勵,也難以短時間內有明顯突破。例如在2009年獲新人獎的歌手,在接下來3年都得不到金曲獎,也是頗令人氣餒的事情。直到2010年代中期,上一浪的「領前歌手」明顯退潮,新人才明顯有較大空間獲得公眾目光。

大熱大勇「新面孔」  10年前已醞釀

換言之,所謂香港流行音樂「復興」,並非近兩年突如其來的事情。一些近年才大熱大勇的「新面孔」,其實已經在2010年代甚至更早時候,一直醞釀。他們持續投入和付出,直到近兩年才迸發光芒。至於「長江後浪推前浪」其實是一套怎樣的原理,前浪怎樣退卻,讓後浪發揮的空間是怎樣營造出來,當中涉及各種因素,包括傳媒與唱片公司關係、傳媒怎樣捕捉觀眾口味轉變、歌手的事業發展重心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傳媒機構評估得獎者分佈的迴響。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難以深入討論這個課題,將來有機會另文再述。

註:由於香港電台及無綫電視並未舉行本年度頒獎禮,因此不包括在本文分析內。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