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黑雲壓城城欲摧 山雨欲來風滿樓 ——拜登訪韓日與中國反圍堵之戰(文:劉銳紹) (09:00)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訪問了兩個主要盟友國家——南韓和日本。從中國角度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圍堵中國之勢正在加固,就像唐朝李賀《雁門太守行》所說「黑雲壓城城欲摧」。拜登此行也在進一步構建「印太經濟框架」(IPEF)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對中國的壓力已擴展到方方面面,又像唐朝許渾《咸陽城東樓》所說「山雨欲來風滿樓」。所以,中國努力反圍堵,希望「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滿江紅》)。

(1)圍堵與反圍堵  關鍵在實力

──先從總體態勢觀察。毋庸置疑,IPEF(至今有13個國家參與,約佔全球生產總值的40%),可以對中國經濟構成一定威脅。這對依賴出口來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的中國來說,確實是一張強而有力的聯盟牌。再看中國近來很多經濟數據,增幅都在減少;上月的數據在某程度上,更反映了積累多時的負面因素。各位可以找來一看,自行分析。

不過,IPEF還需一段時候才能成形和發揮作用,而中國早已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很多成員都與IPEF重疊。這些國家基於自身利益,必然「綠楊宜作兩家春」,盡量「順得哥情」而「不失嫂意」,這又會減輕中國的壓力。所以,這種態勢將把經濟戰和貿易戰變成持久戰及耐力戰,已在預期之中。

──IPEF和西方世界的合縱連橫,除了經濟利益之外,還有一層意識形態聯繫。這種聯繫遇到利益碰撞時,就變成似有還無的薄膜;但在面對共同敵人(例如中國和俄羅斯)的時候,又會變成似軟猶堅的韌帶。所以,中國近來也作了策略調整(不是政策改變),例如同意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這個時候訪華「交流」(而非調查),又高規格地派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到南韓出席新總統尹錫悅的就職禮。

於是,這種態勢延伸兩點觀察。一、這類門面工夫能在多大程度上減輕中國的壓力?看來不能有過高期望。二、中國能否用更大的經濟誘因來冲淡西方的「利益+制度+意識」攻勢?這就要看中國的實力了。

──上述合縱連橫、圍堵與反圍堵的態勢,如果重點在於互相制約、互撬牆腳,對各個主要國家也沒有好處,只會像《難為正邪定分界》的歌詞,「彼此也在捱」,問題是誰傷得重一點、誰傷得輕一點而已。但在中國,大家都不願意看見的是:官方在風浪中度日,而民間則在痛苦中度日;官方承受了外來壓力,跟着再往下壓,而民間卻無力反對和反彈,於是成為扭作一團的死結。

(2)怎樣看拜登稱「願武力衛台」

──眾所周知,美國不想中國統一,也不想台灣獨立,藉「台灣牌」跟大陸談判,這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但為什麼拜登忽然在日本表示「願意武力介入捍衛台灣」呢?我看,這不是美國的重點和最終選擇,而是眼前和長遠的策略需要。倘能加深兩岸隔閡、進一步疏離,但又不至於出現「統一」或「獨立」,這對美國來說,就是更佳效果,既可以令台灣更緊靠美國、抗拒大陸,又可以形成大陸在全面考慮對外形勢時的顧慮或牽制。出現這種態勢,大陸的對台政策失效也有關係。

──拜登此舉雖有鋌而走險之嫌(一說或刺激大陸武統台灣),但在中共「二十大」之前,這個風險不大,所以他才作此深謀遠慮的計算。且看,美國並沒有全力協助台灣參與近日的世界衛生大會。相反,「武力衛台」之說可以測試或刺激習近平與軍方的態度和關係,以及雙方怎樣互動。外界關注「二十大」的人事安排,但美國更關注「二十大」的軍方人事問題,尤其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處處碰壁之後。中國大陸軍方怎樣思考武統台灣的問題,將是一大焦點。

──其實美國也多手準備。拜登此行訪問南韓時,特別參觀了半導體工廠,並同意兩國將在半導體等戰略領域擴大相互投資。業內人士了解,全球晶片生產有超過75%來自亞洲。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其中台灣佔21%,南韓佔19%,日本佔13%,而在美國製造的只有10%。假如台灣失守,美國可盡快轉移到南韓和日本,這就更增加台灣對美國的依託,也可以觸動兩岸關係的神經。

綜合上述態勢,拜登「武力衛台」之言為虛,誘使兩岸進一步情緒摩擦,試探和刺激中共黨軍關係為實。

(3)既要反圍堵  更須善待內部問題

──內地的民生和經濟問題面臨巨大挑戰,是不可低估的問題,更不應上綱上線到政治對立。近期,如何對待新冠疫情及經濟復蘇的政策和學術問題,也被上升到「輿論鬥爭」層面。中共高層擔心政策被質疑、被否定或被陽奉陰違,可能引發骨牌效應而影響權威,這一點可以理解;但如果無序和無節制升溫,只會抵消內部的凝聚力,更難團結一致對外。

──近期外界忽聞「李(克強)上習(近平)下」之說,也許只是把意願放在現實中的觀察。外界須記取廬山會議的教訓,反左可以忽然變了反右。有關方面既然明白中國政局短期內不會出現什麼突變,那就毋須過於防患未然,把氣氛變得更緊張。須知一個政策的原意很容易出現不同解讀,各方也有不同着重點,例如近期「離退休幹部(包括高層領導)不得妄議中央」的信息,很容易被理解為內部鬥爭的印證。所以,還是強調融和為佳。

──近日內地出現習近平增加了「領袖」稱號的宣傳,被視為中共在「二十大」前的造勢活動。這是早已預料之中,但面對外來的圍堵戰,其實更應該把宣傳重點放在實績之上,而不宜提供「造神運動」的攻擊點。所以,恰如其分可以,膨脹催谷則可免則免。否則,黑雲壓城城難擋,山雨未來風滿樓。何必呢?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