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李氏力場」的迷思 8號風球眾生事(文:李本瀅) (09:00)

10月18日黃偉豪博士(中文大學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主任)發文〈被遺忘了的架構重整:天文台應屬哪個政策局?〉(下稱「黃文」),提出天文台應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轉至環境局旗下,本人有以下意見。

「黃文」前半部分提出3條問題:

(1)天文台每次懸掛風球的決定,是否有足夠客觀數據支持,及依照原先訂立的標準來行事?

(2)市民是否認同天文台是依據客觀標準來作出決定,而不會在暗地裏受到其他不可告人的因素影響?

(3)在制度和架構上,天文台是否有足夠的保障,免受外界特別是來自上級的壓力影響,而阻礙它作出專業和科學的決定?

這3條問題的簡單答覆,就是全部都是肯定的。

以下詳細解釋一下:

有關第一條問題,天文台在能力範圍內已有足夠客觀數據支持其懸掛風球的決定。天文台既有密集的本地觀測網絡(包括上空及遙感),亦有鄰近地區/國家,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數以百計成員的緊密數據互換,所得的數據都是符合現有科技水平。至於是否依照原先訂立的標準來決定懸掛風球,答案也是肯定的;下面段落有更詳細的敘述。

警告信號安全系數偏高 上班人士「受益」

至於第二條問題,市民是否認同天文台是依據客觀標準來作出決定,我們沒有這方面直接的資料,但大家可參考天文台定期的市民意見調查:市民對天文台服務的滿意程度,在市民要求不斷提高下,一直都能夠維持7.5分或以上(滿分10分)。

有關天文台是否暗地裏受到其他不可告人的因素而影響其決定,天文台隸屬的商經局已不止一次指出完全沒有影響天文台的決定,天文台亦已屢次澄清沒有受到外界任何影響。客觀方面,10月13日「立場新聞」發表了一篇有詳細數據分析的文章〈天文台發警告準則:真的「收工先八號」「放假出黑雨」嗎?〉(註),該分析得出兩項主要有關結果:

(1)天文台自2007年訂立現行的8號風球指標,至今年10月11日,共為28個熱帶氣旋發出8號或以上風球;其中有16次與工作日(星期一至五)的朝九晚五時段重疊,即上班人士獲得整日「風假」,又或可提前下班或延遲上班。

(2)天文台2007年訂立的8號風球指標,由以往考慮維港內風力,改為參考全港8個測風站,如其中4個或以上錄得或預料錄得相應風速,且預測風勢可能持續,便會發出警號。分析指出,由2007年起28次發出8號或以上風球期間,只有8次有4個或以上測風站錄得達到烈風或以上標準。

以上兩項主要有關結果顯示,天文台發出警告信號,安全系數偏高,上班人士是「受益」而非「受害」。同時,結果又顯示「黃文」中提及的「李氏力場」(意即打工仔在惡劣天氣下仍要上班,以確保香港的經濟及老闆的利益不受風雨影響),實在是一個迷思,至此大可壽終正寢。至於天文台發出警告信號時為何安全系數偏高,主要是預測始終是預測,未來是未知數,故此作決定時要以公眾安全為主要考慮。

「黃文」的第三條問題,其實與第二條問題有關,上文已經回應。簡言之,天文台發出警告信號時一直沒有受到外界的壓力、影響或干擾。

天文台提供氣候資訊 甚少參與其他部門政策

「黃文」下半部分主要提出,由於氣候危機,天文台應該轉移至監測氣候變化,保護環境及追求未來的可持續等,故此建議應轉至環境局旗下。我在此解釋一下天文台的工作性質。

天文台的工作性質,一直都是站在前線,監測天氣及其他地球物理元素,如地震、報時、核輻射、機場風切變等。其主要角色就是24小時不斷監測,有需要時發出警告(如颱風、水浸、山泥傾瀉、風切變、地震等),以保障市民安全。惡劣天氣期間,天文台會不斷與教育局、保安局、運輸署及有關工務部門溝通,傳遞最新天氣資料和評估。

「黃文」提及的監測氣候變化,是天文台100多年建台以來匯集天氣資料(如溫度、濕度、風向、風速、氣壓、雲量等)的工作。這些一線「上游」資料經過匯集和分析後,便傳給下游的用戶,供其應用。例如,氣候資料提供給環境局用於有關氣候的政策,雨量溫濕資料提供給工務部門作基建工程、斜坡設計指引等等。這方面,天文台一直對有關政策的工作和制定參與是零或者甚少。故此天文台應轉至環境局一說,實在不知從何說起。

若天文台轉屬環境局 更令人懷疑風球所涉考慮

市民對天文台的信任源於它一直緊守科學原則。與惡劣天氣、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不同,環境涉及價值觀和社會不同利益。假如天文台轉屬環境局,會令人懷疑天文台發出颱風信號,會否牽涉政治或者多了外間影響的考慮。同時,這也偏離了天文台的首要角色——在前線守護市民。如此,更無從回答黃博士當初提出的3條問題。

10月的颱風暴雨警告,引起社會不少討論。我相信天文台會一如既往,不斷研究探討,繼續改進服務,守護香港。

註:bit.ly/2Z4CXN6

作者是香港天文台前台長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