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政治馴服的經濟包裝術(文:劉銳紹) (09:00)

最近,中共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很多政治要求,還把港澳商人也包括在內。昨天,北京華遠集團前董事長任志強被控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經濟罪名,被判入獄18年。這些事件都有政治和經濟的關係,但說到底,仍然是政治主導一切,經濟也要為政治服務,甚至只是政治的一種包裝。

《民營經濟統戰意見》有港澳沒台商

先說《意見》,首先吸引我的眼球是:過去中共的政策不是經常把港澳台放在一起考慮的嗎?但這次《意見》卻只包括港澳,而沒有台商。明眼人一看便知,以目前的兩岸形勢而言,台商的統戰價值遠高於港澳商人,如果把台商也包括在《意見》的管理範圍之內,也許只會嚇怕台商。况且,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最近又因「求和論」事件而弄得十分尷尬,國民黨日後能否繼續成為共產黨在台灣的合作伙伴,也是未知之數。所以,大陸對台商就更要「愛惜」了。

不過,台商是否永遠可以享受這種超然待遇?真的無人能說。就像港商在上一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到大陸投資是「天之嬌女」,後來台商紛至沓來就變成「二等公民」,外商湧到之後更變成「三等公民」,如今更變成內地企業的一部分,被納入同一個統戰的檔次,實際上就是向港商提出同一樣的政治要求。

港商政治表態行動 要跟中央一致

看看《意見》的具體內容,包括要用「『習近平思想』武裝頭腦」,在政治立場、方向、原則、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這些要求對大陸商人來說,沒有什麼特別,但為什麼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商人也有同樣要求呢?

如從政治角度看,有兩個可能。一、有關方面放風透露,香港近年發生的矛盾衝突,背後不排除某些經濟的支持,才能持續下去。所以,港商必須「站穩立場」,不能成為幫倒忙或在背後挖政府牆腳的力量;他們要明白「官方要他們明白的東西」,不能有任何異動。二、中美貿易戰開戰以來,香港成為戰場,港商(包括在香港和大陸發展的外資企業)的取態十分重要,必須配合北京的政策,而不能自行一套,甚至「吃兩邊茶禮」。所以,以後港商在政治表態和行動方面,也要跟中央一致,以壯聲勢。

要求「產業報國」 有句沒說出來的潛台詞

在經濟方面,信號就更清楚了。《意見》要求民營經濟人士「樹立家國情懷,以產業報國」。這裏「報國」二字的含意沒有詳釋,但按過去的實踐經驗推斷,就是「聽黨的話跟黨走」,還有一句沒有說出來的潛台詞,就是「黨要錢時快快嘔」。再看近年的趨勢,官方對在內地發展的港商的要求愈來愈多,小的包括不同的捐獻,大的包括承擔或退出某些項目,「有條件的」更要低調肩負某些境外的任務。

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就更沒有談判籌碼和不順應的能力了。在內地,這稱為「政策性引導」,簡略地引述一些歷史,就可知一二了。上一世紀90年代以來,港商北上大勢已定,內地倒屣歡迎,但後來廣東「騰籠換鳥」,不能適應的港商只有退場。《勞動法》生效後,港商跟內地企業一樣,肩負的責任增加。本來這是法律要求的義務,不算是一回事,可以按力行事,力有不逮則退;但另一種狀態卻一直沒有改變,就是當港商與內地伙伴(尤其是地方政府)發生糾紛時,港商往往是受壓的一方,被扣押起來,然後請港方親友送款解決。個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經常收到這類投訴,但也無能為力。

有成績民營企業主 要面對收編

港商的經歷驗證了中外古今不少執政者對待商界和經濟活動的規律──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有錢不要你,無錢就想你。這種慣性放在近年中國經濟的大背景下,更是全面體現出來。前些年,雖然內地民營企業仍在增長,但「國進民退」的政策已在主要賺錢的行業裏出現,即使較有財力的港商也要屈就。

此外,取得一定成績的民營企業主也要面對另一種「引力」(實際是壓力),就是黨對你的眷顧,邀請(收編)你入黨。說到底,這是因為中共擔心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財大氣粗,富可敵國,一定要把你變成「自己人」和「明白人」才放心。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一例,2014年他的黨員身分還未公開,但2018年中共感謝對黨有貢獻的人的時候,他的黨籍就被公開,於是有說成了美國制裁的一個藉口。

政治任務通過經濟要求提出

際此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整體經濟下滑,更形成官方對民營企業的更多要求。最近在山西平遙古城發生的「民產歸公」事件,在內地鬧得沸沸揚揚,被視為「共產風」現代版的一個苗頭。任志強被判18年的案件,則被視為包含更多政治元素了。因為《意見》提出,民營經濟人士要「腳踏實地幹事,謙虛低調做人」,而任志強近年對官方政策大事批評,犯了「妄議中央」之罪,後來還被指諷刺習近平,更有「欺君貶君」之嫌。

所以,面對眼前種種形勢,政治事件用經濟犯罪包裝,政治任務通過經濟要求提出,已是愈來愈多的現象。當然,有人認為這些現象還不算普遍,不能用當年的「共產風」嚇唬大家。不過,我總覺得,必須注意中國的一個規律,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關鍵是向哪一個方向變?各人自我判斷吧。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