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意大利又要脫歐 和中國共譜一帶一路美夢嗎? 歐盟、北京、羅馬的抗疫攻防戰(文:尹子軒) (09:00)

在中文媒體上,北京的宣傳戰結合慣常的物資援助外交,看似在武漢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大獲全勝,看在某些忽然歐洲專家眼中,又是宣揚歐盟解體、中國一帶一路是何等靈丹妙藥的時機。然而,布魯塞爾實際上從此次危機通過救災獲得前所未有權力,疫病嚴重性甚至迫使成員國們開啓連歐債危機都無法推動的歐盟財政風險共享之門,更加快了歐洲深化整合速度。

意大利雖有理由怪責鄰國見死不救,但意國民粹政黨排外的本質,注定羅馬親中力度有限——而意大利人亦清楚,不但抗疫期間必須依賴歐盟財政、貨幣及行政上援助,疫病完後羅馬要面對的還是布魯塞爾,而非涉宣傳意國是疫病源頭的北京。3月24日,地位等同歐盟外交部長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特意發言直指北京混淆視聽,企圖如同指摘美國一般誣衊歐盟以及歐洲人民。

歐盟對於中國的定位,由2003年無條件的戰略伙伴(unconditional strategic partnership),到2013年對等戰略伙伴(reciprocal strategic partnership),再到2019年3月提到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這次疫情過後,中歐關係甚至華人在歐洲前景恐怕要蒙上一層陰影。歐盟成員國間衝突不新鮮,但通過抗疫的戰爭式動員,布魯塞爾在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上對於成員國的控制,連帶歐元區之間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基礎都已擴張——北京宣傳戰恐怕影響有限。

歐盟通過救災擴權的聯邦進行式

布魯塞爾的權力主要體現在單一市場,以及歐元區經濟管理之上,而通過這次疫病危機,歐盟執委會及歐央行作為超國邦聯的中央政府去管理這些範疇的能力,實際大為增加。

首先,《里斯本條約》第168條明確指出歐盟執委會在公共衛生上僅有協調上角色,必須「尊重成員國的公共衛生政策以及各自的實施」,歐盟實際上無法直接調動各國公共衛生資源去救災。布魯塞爾卻可通過控制歐洲單一市場出口,迫使歐盟國家將醫療資源集中於彼此。3月15日布魯塞爾宣布暫時限制出口後,法、德兩個歐盟主要醫療裝備出口國馬上撤除原本本國的個人防護裝備(PPE)出口限制。而雖然「新聞價值」或許不如PPE出口禁令及限制神根區邊境等政策,歐委會伙同歐央行在歐元區財政以及貨幣政策上的舉動其實更值得着墨:10年前歐債危機暴露歐元區缺共同風險承擔,及中央(布魯塞爾)缺財政儲備去救災等結構性弱點,導致當時空有歐央行「放水」救市而成員國們卻提倡撙節政策,救災措施事倍功半。但這次成員國再沒藉口。

疫情嚴峻迫使的財政支出及歐央行的大量買債,創造了新的歐元區政經秩序;歐盟成員國之間和歐央行有了財政上共生關係,和暫停了所有赤字調控、又正在尋求增加中央財政儲備撥款救市的歐委會三者間,組成了一個財政聯邦應有的雛形。在這一次危機中,歐央行先宣布維持負利率,並在目前每月200億歐元的購債規模之上,在年底前再多購入價值1200億歐元債券,且針對性地給予主要支持中小企融資的銀行更寬鬆資金供應,再推出總數達7500億歐元的疫病緊急購買計劃(Pandemic Emergency Purchase Programme, PEPP)去購入國債,不但時機上迫使各成員國推出各自財政政策去救市,亦為歐委會就將歐債危機後由成員國共同支付、作為「緊急基金」備用的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ESM)納入歐盟中央財政政策一部分向成員國施壓鋪路。

疫情的嚴峻,甚至讓布魯塞爾在歐元區共同風險承擔上有意外斬獲,當連荷蘭這個有名反對歐元區共同債務承擔的財政鷹派都在考慮和德國聯合發行所謂的「瘟疫債券」,讓歐元區國家分擔抗疫需要的財政支出,不難看出歐洲政治風向正在出現根本性改變。從外部邊境控制,到禁止出口醫療物資更可見的權力擴張,到更細緻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整合,可以說,布魯塞爾比任何時候都更像一個聯邦中央政府。

對意大利而言  北京無法取代歐盟

在中文媒體聚焦下,很多時難免一廂情願放大中國政府在外、博雷利口中的「慷慨外交(politics of generosity)」的成效,這次的意大利大使抗議歐盟事件正是典型例子。

意大利駐歐盟大使馬薩里(Maurizio Massari)在疫情爆發時於媒體Politico發文,公開指其他成員國並無在意大利向歐盟求助後提供醫療防護裝備馳援,又提及(當時)「只有中國物資援助」,中文媒體聚焦馬薩里稱只有中國幫忙一段,固然無可厚非。然而以此得出「意大利要脫歐並且轉而向中國結盟」這結論就非常牽強。這不但誤解了意國大使真正用意,也恐怕低估了意大利民族主義政客對於非意大利人——包含中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排斥。要真正理解意國在這次疫情和其他歐盟成員國,以及布魯塞爾和中國多方的關係,必須看清公開信上文下理。

首先,的確正如信中所講,在羅馬向歐委會求救,觸發布魯塞爾啓動歐盟公民保護機制(EU Civil Protection Mechanism)後,無成員國通過機制救助意大利。在馬薩里3月10日發文一周後,德國物資(100萬個口罩)方姍姍來遲,還有法國在歐盟壓力下解除出口禁令,但其他成員國依然不見蹤影。然而這並不代表意大利要全面倒向中國,甚至脫歐——馬薩里信中對於歐盟執委會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評價仍極為正面。此信重點實際上非歌頌中國,亦非單純為抗議鄰國見死不救,馬薩里描述了倫巴第及威尼托大區疫情會嚴重影響意大利經濟之後,要求歐盟去放寬歐盟的赤字監控,及在歐盟預算中提供特別撥款於意國救災——那才是公開信主旨。

中方在國外打的「援助外交」,則由於當地民粹政權本身已有的民族主義及懼外心態,不一定受落。屬右派民粹政黨聯盟黨(Lega)的威尼托大區首長扎伊亞(Luca Zaia)在電視訪問中說意大利人較衛生,而且冒出「我們都看過中國人生吃老鼠」之類莫名其妙的言論。去年3月,當時還是副總理的聯盟黨黨魁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就已公開指中國正在「殖民意大利」。同樣態度亦適用於其他鄰國,聯盟黨和同樣極右派的意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亦有聲稱武漢肺炎來自德國之說。

來自中方的援助也未有造成民意上的反饋,意國外長、五星運動黨迪馬約(Luigi di Maio)雖憑中方援助向選民邀功——卻未有何明顯幫助;SWG、Pagnoncelli、Ixe、Istituto Piepoli等多個民調機構調查指出,五星運動黨近日支持度在13%至14%上下浮動,未見在中方施以援手後有明顯增長,甚至比起去年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的17.1%票數有一定回落。

中歐關係恐走下坡

對意大利來說,也許中方宣傳戰及直接援助改善了民眾對於北京或者說中國僑民的觀感,但這實在未對於意大利政壇有非常實質影響。更甚者,3月24日博雷利發言後,華為馬上停止對意大利的PPE援助——這種功利的態度,恐怕也不會對中國有利。羅馬政府的政經根基始終在布魯塞爾,並非任何醫療物資可以改變——中方宣傳戰不過是必然的政治公關而已。

中國的宣傳戰,卻間接給予已在戰時狀態、不團結也得團結的歐盟,一個在外交上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相輝映的時刻——就是疫病結束,中歐關係,恐怕只會更走下坡。

作者是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