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記者年年打風都要身犯險境 其實有何意義?(文:陳帆川) (09:00)

山竹襲港,有賴天文台和傳媒事前大力宣傳,市民不再將颱風當成娛樂,而是全城嚴陣以待,結果沒有造成明顯傷亡。香港的抗災能力,值得自豪。不過有一點,筆者多年來一直想不通的是,到底記者在鏡頭前刻意身犯險境,有何意義?

講到打風,網上最熱門的話題有幾個,第一是好人好事,例如紀律部隊救災、動物保育人士救貓救狗、街坊災後自發到社區善後等。第二是壞人壞事,例如冒死追風逐浪者累人累己、港府災後缺乏應變令打工仔怨聲載道。這一次,慶幸追風逐浪者明顯減少,除了記者。

首先,前線記者在災難現場的報道是具有社會價值的。簡單來說,要不是記者採訪,大家根本無法在網上看到如此多災難鏡頭,也難以確認哪裏的災情最為嚴峻。雖然科技進步賦予公眾「人人做記者」的能力,傳媒反過來要轉載民眾的錄像,但始終傳媒公信力最高,施加予當局的壓力也最明顯。

精彩畫面沒必要以記者安危作賭注

災難鏡頭,可以警醒公眾大自然的威力,教育大家下次面臨同樣風災時有所防範。要不是傳媒去年就颱風天鴿鋪天蓋地的報道,市民今年不會如此重視山竹。

雖然如此,有許多記者在颱風來襲時所身處的崗位,其實是不必要的,最明顯就是電視台近岸記者的「食風食浪真人騷」。電視新聞,畫面先行,鏡頭一定要精彩。但如果精彩是以前線記者的安危作賭注,則沒有必要。攝影師跑到高地遠處,以長鏡頭捕捉驚濤拍岸,提醒市民切勿以身犯險,功能其實一樣。

新聞工作,前線記者許多時沒有話事權,崗位安排和採訪角度,可能都是由身處編輯室的中高層決定。傳媒中高層見觀眾愛看記者窘態、網民愛為「出騷」記者致敬,加上多年來沒有死過人,便年復一年叫記者戶外表演。他們有他們的商業考慮,但或者可以至少為記者添一分保障。

狂風暴雨中身犯險境的打工仔,絕大部分是紀律部隊人員。他們入學堂,少則半年,對於災難處理具專業知識。傳媒行家常常在facebook誇獎我們香港記者好專業,但對於颱風的認知、對於危機來臨時作何應變,十居其九都是靠「執生」,好聽一點叫見機行事。你問他們,到底10號風球做外勤,保險包不包,他們也不一定能說出個所以然。

筆者無意詆譭前線記者,只是希望熱中在颱風裏打卡的傳媒行家,以及看完記者出眾「表演」而喝彩的市民們,可以思考一下,這樣的安排,到底有什麼意義。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