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為何沒有香港青年覺得這是最好的時代(文:林朝暉) (09:00)

近期內地創投圈有一篇名為〈下不了手開除70、80後,公司死了誰負責?〉的文章備受關注,其作者是「90後」摩拜單車原高管周喆吾。文章在開首說了一個管理故事:有名「70後」、「80後」的前管理人員在公司待久了,感到安逸而失去鬥志,而其消極的態度也影響到其他同事。用香港俗語來表達的話,這名員工「老油條」了。周提出,作為年輕管理人員,在此事中需要學習的就是要唱一回「黑臉」,把這名高管辭退。

文章通篇都在談管理之道,放在香港,讀者大概難以想像能有香港「90後」談論公司的管理哲學,因為在公司擔當管理者的大多是「60後」、「70後」,也難以信服「90後仔」可以對公司管理身教言傳。

這是一個年輕人的時代

其實上面的文章正正反映今時今日內地年輕人引領社會發展的實况。三大科技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基本上都是年輕人每天在想點子、敲代碼、寫軟文。整個社會氛圍很樂意讓青年人創業,也認為創業失敗並非末日,對返聘、二次創業者給予很大包容。只要是有想法的年輕人,不乏交流平台找尋同路人,也不缺社會的資金和支持。陷入對創業規劃的困惑時,在北京中關村的茶館、深圳南山前海的咖啡館,又或者在大學的公開活動裏,都不難找到願意認真討論的同儕、願意分享有趣創業經歷的前輩。生活在北京或者深圳的青年人,未必去過多少次韓國、日本旅行,但身邊總可以找出幾個創業的朋友。

在這個時代裏,光會問一個好的問題還不足夠,更大價值是你能給這個問題找出一個答案(solution-oriented)。筆者有個專門在內地寫星座相關微信公眾號的朋友曾打趣說:傳統行業可以「靠父幹」,但在今天中國互聯網的時代,只要你的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科技含量等任何一個環節做得不夠好,市場都立馬淘汰你的公司。用內地「潮語」來說,這是一個「屌絲(「廢青」)逆襲」的時代:只要你有才華,出身和關係並非最重要。當你有能力、眼光及膽色,給社會及市場解決一個微小的問題,命運之神就會眷顧你。

仍然由「60後」主導的香港

反觀香港年輕人,明顯失去了內地青年人擁有的朝氣。究竟為何?筆者試結合這幾年親身工作經歷,分享一下對兩地的觀察。筆者這兩年來跟香港公司洽談業務時,所接觸的企業管理層均是「60後」為主,每當談及一些新興互聯網模式、創新項目時,他們很多時認識不深;在會議中大多都習慣由高層向低層人員提問、質疑、表達意見和不滿(ask and complain),但提出的問題經常都未命中核心,很多時反映他們對一些新領域並不了解。

那麼筆者在內地遇上的「70後」、「80後」管理層又如何呢?整體狀况較為良好。究其原因,現時作為中流砥柱的內地「70後」管理層,大概每個人都有閱讀習慣:睡前都在「刷」微信朋友圈、微博或者一些知識付費課程,這些媒體上有大量的閱讀時間約為6至10分鐘的短文章甚至錄音,內容既有時下熱議的各種內容和知識,也有對社會問題的深入分析、調查和解決方案。在這些內容傳播過程中,文章作者也會考慮到圈內圈外的信息壁壘,即使是較為艱深的專業內容,也會有人再轉化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文章。這類文章的傳播不止是全民教育及共同探討的過程,更是在變化急速的社會中引爆一個個商業機會。

內地青年人每天耳濡目染,較願意投身一些初創小公司,與公司一同成長,與筆者在香港和英國畢業後的同儕們都搶着投簡履到大企業有鮮明對比。

心態決定未來

此文目的不是想挑起什麼世代爭鬥、批評年長者或同儕,只是想分享筆者的憂心,一同自省。在香港這個仍然由「60後」主導的社會裏,社會及環境明顯缺少活力。想想,今天掌握管理權力的「50後」、「60後」社會精英及父母們,能否逐步改變心態,放手讓青年人飛得更高呢?

有時候我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個問題是:香港會否最後敗在我們這代人的負面心態上?我們年輕一輩是否太過於習慣「ask and complain」的氛圍,感染了太多負面心態及挫敗感去看待問題,少了青年人應有的魄力,提出可以兼顧各方的解決方案?我們是否太容易落入陳舊的思考框框套牢,非要急於把人和事分左右、敵我黑白,就連對社會創新的求知精神也缺失了?我們又是否久而久之學會過着消費和安逸的生活,在最好的青春年華裏缺少了冒險的膽色?而且又有沒有發現我們開始借用上一輩港人的口脗,「鞏固既有優勢及價值」,但開始說不出自己在鞏固什麼優勢了?

作者是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