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完善選舉: 「你鍾意啦!」(文:葉健民) (09:00)

對於立法會選舉,身邊很多朋友不約而同拋出一句:「你鍾意啦。」今時今日,確實只要中央滿意,其他都不用計較。

投一張票變得異常沉重

投票率30%,滿意嗎?這個數字其實不算太差,雖然在扣除近3萬張廢票後,連三成這個水平也不到。這個數字,卻極之接近2019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得票總數。所以,整體上建制派的選舉機械還是運作暢順發揮功能,成功守住了基本票源,算是有所交代。市民真的在抵制這場選舉嗎?我不知道,但今年要投這一票也實在太難了。從前,選舉就是選賢任能,大家就挑自己認為最好的一個便是,簡單明白。如今,投一張票變得異常沉重。高官大人物告誡我們,原來不投票可以被視為信任政府,但投票又可以協助粉碎外國陰謀,不過一不小心令建制派全勝又會有負中央,你叫一介草民如何決定?即使有朋友還是願意跟進選情,但與朋輩在網上分享討論,又隨時惹上官非要拉要鎖,可以關心但不能討論,太壓抑了吧?到了真的要決定票投向誰人時,又發現對大部分候選人全無印象。這些人大多沒有往績可言,大家連他們的名字也說不出來,總之個個都是「不忘初心」、人人「愛國愛港」,叫人怎樣揀?

最重要是維護國安

但即使投票率可以推高,亦只是錦上添花。直選議席在「完善選舉制度」後只留20席,比例由一半減至不足四分之一,說明市民的參與已經不再是決定議會構成的主要因素。中央一錘定音,早已明言這場選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維護國家安全,務求把所有被視為有挑戰中央意圖的人摒諸議會之外。這個結果,實際上從提名資格審查完結那天已經確立,毫無懸念。最終選舉過程即使如何冷清、競爭是否激烈,完全無關宏旨。在中央眼中,放幾個無關痛癢、全無競爭力的政治邊緣人入閘陪跑作為點綴,其實已經是體恤港人感受、寬宏大量的關懷表現。

選委界「五光十色」 利益集團各有斬獲

但這場選舉確實有點新搞作,引入了由選委會選出40名立法會議員的新安排。但這場新遊戲來得倉卒,不要說升斗市民搞不清是什麼一回事,看來連當事人也未準備好。月前選委會選舉過程亂七八糟,不少候選人連簡單政綱個人資料也欠奉,恍似拉雜成軍。今次選舉,部分委員對提名程序也搞不清楚,連番出錯。不過,最後選出來的,確實能做到「五光十色」:不同利益集團政經板塊各有斬獲,各取所值,在愛國大旗下繼續擴張實力,各有打算。這種拼後台、靠關係的新選舉遊戲,我們還是未能看懂。如何取勝,怎樣競爭,箇中邏輯都絕對異於我們對原有公開透明、面向公眾的選舉的既有認知。不過,看來假如人緣太差、終日撩事鬥非、言論太過嘩眾取寵,又或者連「公務員下鄉」、「躺平等同濫交」這些話都可以說出口的人,一樣無法入局。差額選舉,看來還是有點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盛智文落選,無法讓國內政治體制照顧少數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特區實踐,而電工不幸出局,未能媲美當年麥理浩委任巴士公司職員入局以顯示對基層關懷的一着,更加令人惋惜。

「良政善治」靠特首  難期望外在監察

期望新一屆立法會可以有何作為?完善選舉制度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全面落實行政主導。意思就是,從今以後特區的良政善治,主要依靠特首的個人能力和高度自律,外在監察極其量只是輔助性質,不用有太多期望。「批判媒體」連番消失,公民社會團體政黨等今非昔比,我們以往依賴監督政府的力量,便只剩下議會。但在新常態下,立法會議員最重要的責任是要與特首和睦相處,縱有爭議也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要拖政府後腿。總之,議員就是要配合政府施政,批評可以但審批要快,容許質詢但要點到即止。審議過程也許偶爾會有空間,讓議員自由發揮爭取公眾關注積累民望,但前提是「支持政府」這個最終結果不能動搖。所謂三權合作,議員基本責任不就是不要為政府添煩添亂嗎?

非建制派稱號成歷史陳迹

新的議會產生後,非建制派這個稱號也成為了歷史陳迹。時窮節乃見,判斷一個政治人物的定位,不在於他在風平浪靜的日子如何侃侃而談,要看他在風高浪急之際站在哪邊。究竟在急風暴雨中有沒有仗義執言,是否曾經願意為原則作出個人犧牲,決定了他在公眾心目中的評價。大家不會因他曾經在雞毛蒜皮事情上打打嘴炮,但在大部分日子忠心護主,便會認為他是民主派。今天能夠參與選舉甚或晉身議會的人,其實表示已經過關了,在這種安全情况下偶爾講兩句人話不會出事,這些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選舉是4年以後的事,到時是否還被分配這種「含辛茹苦」的角色也很難說得準,那麼倒不如開放懷抱、坦誠地面對自己,全心享受建制派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共建新香港。但無論如何,請不要一天到晚刻意強調自己忍辱負重。屈辱的日子,大家天天在過,不用提醒。縱使我沒有理由去懷疑你的真誠,但不要再來這一套好嗎?拜託!

完善選舉後,香港重新上路,明天會更好,政權是這樣說。不要問,只要信。

作者是政治學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