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被遺忘了的架構重整:天文台應屬哪個政策局?(文:黃偉豪) (09:00)

在近日,香港在短期內兩度掛上8號風球,當中以「獅子山」的破壞力最為強勁,更帶來了人命傷亡,天文台的決定也再次惹來爭議。在懸掛風球的決定上,天文台一直被一些人認為是用經濟利益,左右科學和專業的決定。面對這個指控,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架構重整,把天文台交由與它在性質和理念更密切的環境局管轄。不過,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雖然政府架構重整是建議之一,天文台卻是被遺忘了的一員。

在香港,一個很多人熟悉的都市傳說是著名的「李氏力場」,能夠保護香港的經濟,令8號或以上的風球,只會在晚間或假日才掛上,使一眾打工仔在惡劣天氣下仍要繼續返工,以確保香港的經濟及老闆的利益不受風雨影響。

3個互相關聯的問題需解答

在這裏,起碼有3個互相關聯的問題需要去解答。首先,天文台每次懸掛風球的決定,是否有足夠客觀數據支持,及依照原先訂立的標準來行事?第二,市民是否認同天文台是依據客觀標準來作出決定,而不會在暗地裏受到其他不可告人的因素影響?第三,在制度和架構上,天文台是否有足夠的保障,免受外界特別是來自上級的壓力影響,而阻礙它作出專業和科學的決定?

除了第一個問題仍需要更多的資料和分析以作判斷之外,其餘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所以政府已不能夠坐以待斃,必須採取積極的行動,回應社會的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第一個問題上,最終的答案是天文台的決定,並沒有違背原先訂立的決定和準則,也不代表沒有問題存在。因為在氣候變化帶來的瞬息萬變及極端的天氣下,過往訂立的標準也可以變得不合時宜,需要重新檢討和修改,以確保市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在第二個問題上,很明顯,不少市民並不相信天文台是完全依據科學及數據作出決定,而不受其他因素,特別是商業運作及經濟利益的影響,否則,「李氏力場」的都市傳說便不會變成街知巷聞,天文台也不會多次在風暴過後,成為眾矢之的,承受巨大的公眾壓力。而且,在公共政策上有一句名言:「觀感就是現實」(perception is reality),觀感本身已足夠激發社會上的重大迴響。即使市民的觀感是錯,政府也不可以就此不了了之,而是要向公眾交代,詳細和耐心地解說,以糾正錯誤的想法和釋除疑慮。

商經局管天文台 或帶來無形壓力

最緊要的是,市民對天文台的憂慮和懷疑,並非完全沒有任何根據,這亦把焦點帶到去第三個問題之上,就是在架構上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制度保障,使天文台可以不偏不倚,用科學及專業來作出一切決定。

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也是矛盾和諷刺的地方。從觀察天文台在政府內的從屬架構會發現,它真的有為商業及經濟發展而服務的使命。原因很簡單,在政府的架構上,天文台是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管轄,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的頂頭上司便是財政司長。因此,從架構上來說,天文台為經濟發展服務,原來是名正言順及天經地義。在這體制下,除了之前提及有關「李氏力場」的不良公眾觀感之外,即使沒有任何實質由上而下的政治干預,也有機會帶來天文台為怕引發高層微言而產生的無形壓力或自我審查。

天文台與環境局 使命及性質更脗合

公平點來說,這是一個由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多於一個刻意的安排。曾幾何時,在未工業化及未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年代,香港是一個以農業及捕魚業作為經濟支柱的地方,兩者的運作均與天氣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在舊環境下,把天文台納入負責經濟的決策局之下,是十分順理成章的安排。

不過,時移世易,香港的經濟早已轉型,農業及漁業佔香港生產總值及勞動人口的百分比,均已大幅下降。反而,在氣候危機的降臨,及它所帶來的極端天氣的威脅下,天文台的新使命也應由過往的協助經濟發展,轉移至監察氣候變化,保護環境及追求它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以確保人和自然可以和平共存。換言之,在現有的政策局中,天文台與環境局在使命及性質上其實是更加脗合,在水乳交融之餘,更可帶來1加1大於2的協同效應(synergy)。相反,繼續把天文台留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之下,卻多見其害,而少見其利。

架構重組方向:「非多數機構」

在香港的公共行政發展上,政府透過架構重組而帶來表現的突飛猛進的經典例子,當然非廉政公署的成立莫屬。雖然貪污一直是違法,但只有消除利益和角色上的衝突後,才能有效執法。值得強調的是,有關天文台的架構重組,並非想它承受更大的公眾壓力,而是向學術上稱之為「非多數機構」(non-majoritarian institution;註)的方向進發,情况和中央銀行類似,希望機構既能根據專業的知識為公眾利益服務,但又不會受社會壓力或選舉需要的直接影響,而變得民粹。否則,在重組後,天文台只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使香港出現濫發風球警告信號的現象。

架構重組在政府內並非任何新鮮的事物,反而是決策者慣常用來改善政府表現和效率的日常工具,在特區政府的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包括了成立一個全新的決策局的最大動作:在曾蔭權年代便成立了發展局,而梁振英也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因此,把天文台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轉至環境局旗下,其實只是屬於一個小動作,它沒有在施政報告中有關架構重組的討論中被提及,希望只是暫時被遺忘,而非政府有重大的反對意見。在最近的立法會討論中,相關的官員亦表示對提議持開放態度。由於現屆政府只餘下約8個月的任期,希望下屆政府會對此積極跟進。

註:Thatcher, Mark, and Alec Stone Sweet. (200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legation to Non-Majoritarian Institutions". West European Politics 25(1), 1-22.

作者是中文大學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主任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