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封區成效有待改進(文:劉進圖) (09:00)

政府動員3000人圍封油麻地及佐敦「受限區域」兩天,強制逾7000人接受檢測,只找出13宗陽性個案(截至周一凌晨),成效並不顯著,主要原因之一是事前走漏風聲,估計有逾千區內居民聞風逃離,以致檢疫人員逐戶拍門時,有470戶無人應門。

不過,整個過程能夠在48個小時內完成,檢測呈陰性並繫上手帶人士更可提早半天離場,受限區域內被禁足居民沒有發生重大事故,這些都應予肯定。往後若因應某大廈或某社區密集爆疫,基於公共衛生專家建議,要考慮以封鎖方式強制檢疫時,必須縮短部署時間,加強保密工夫,提升檢測效率,並應考慮向受影響居民發放物資,以及向受影響商戶和僱員合理補償。

須從防疫成本效益衡量 不應從政治出發

應否封鎖一幢大廈、一條街道,乃至一個社區,強制受限區域內全體民眾檢測,本質上是一個醫學專業的問題,封鎖唯一目的,就是防止傳染病擴散,所以必須從防疫的成本效益來衡量,不應該從政治角度出發,例如為了彰顯抗疫決心,或者突顯政府是以戰時心態管治,來作出這類決定。

防疫的成本效益,是可以客觀比較的,例如這次封區檢測,逾7000人找到13宗陽性個案,比率為0.17%,比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檢測的0.15%略高,更遠高於普及社區檢測的0.002%,也比特定群組的0.01%高,只比私家醫生指示有病徵者檢測的0.43%為低。0.17%這個數字本來不算差,只不過油麻地佐敦一帶密集爆疫,公眾原來預期圍封檢測會找到更多感染個案,結果未如人意,相信是因為消息走漏,逾千居民在圍封前已離開,影響了檢測成效。

要縮短圍封時間 考慮補償商店、僱員

當然,如果政府突擊圍封,消息沒有走漏,居民應變不及,檢測成效雖會提升,但市民可能來不及購買應急物資,也沒有時間通知僱主請假,或者取消原來的日程。所以要設法縮短圍封的時間,宣布圍封後,要向居民及時發放準確信息,以及提供一些緊急物資,並讓快速接受了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市民可以及早離開,把擾民程度減至最低,這是圍封強檢能否獲社會大眾接受的關鍵。

其次,受限區域內若有商戶,這些商戶將被迫停業,商戶職員可能失去當日的工資,商戶東主也要白白繳付舖租。政府若估計類似的圍封行動陸續有來,會維持一段時日,就應該積極考慮向僱員補償受影響日數的工資,按商店應課差餉租值補償受影響日數的租金,倘有合理上限設定,這個金額不會很大,但可以讓市民感到較為公道,就像當年禽流感肆虐,政府殺雞也向雞販補償一樣,也可以提供誘因,促使政府把圍封時間縮至最短。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