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躍動港島南」 需汲取「起動九龍東」經驗(文:林浩波) (09:00)

在最新一期《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其原意應是活化舊區。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已擔當着工業區的角色。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南區可說是名副其實的舊香港。另外,政府打算透過這計劃刺激南區經濟與就業機會。因施政報告中談及此計劃的篇幅有限,在有限的資訊上,我有以下的想法:

海洋公園劃作主軸  屬經濟理性

在人口不斷收縮和老化的區域搞激活地區經濟是有難度的,剛剛碰上海洋公園瀕臨倒閉,有關當局索性把這兩件事綑綁在一起,一石二鳥。「躍動港島南」似乎以海洋公園為計劃的核心本位,將其經濟價值和人流輻射至南區其餘各地。環繞着它的,就是保育珍寶海鮮舫,以至擴闊香港仔避風塘東邊範圍、用水上交通連繫南區各點、活化工廈等等,這些議題南區區議員都曾經在區議會上討論過。海洋公園是南區的經濟引擎,將它劃作主軸,與其他南區地標產生協同效應,將並未發掘的生產力釋放出來,實屬經濟理性。

今屆施政報告的「躍動港島南」,是繼承2012年「起動九龍東」計劃,將觀塘九龍灣打造成第二商業核心區「思想模式」的翻版。而根據經驗和用家的反映,就算有很多國際企業進駐當地,政府在規劃上為人詬病,對交通和飲食其他配套嚴重不足,對吸引人才工作及公司落戶構成負面的影響。如果要在南區實行以旅遊業為本體的躍動計劃,政府在配套上要汲取九龍東的經驗,深入詳細地研究與考慮,以免在交通、飲食配套嚴重不足的南區「火上加油」。

單靠南港島線東段不足夠

現時南區的道路使用量已經十分高,即表示將來的計劃很可能只靠鐵路運輸人流,政府雖然提出了加快南港島線西段的建設,但短期內的交通配套問題需要細心的處理。單靠現時南港島線東段是不足夠的。長遠來說,南港島線的原先設計容量是基於南港島未來30年的發展,這明顯地是沒有將「躍動港島南」計算在預算之中。在這基礎上,更加長遠的「明日大嶼」計劃萬一成事,將會有一條大橋接駁人工島和摩星嶺。毋庸置疑,這對南區出入交通的負荷只會百上加斤。政府進行這些計劃之前必須三思,以免民怨積聚。可惜現在政府和立法會已成為一言堂,政府又不願跟區議會溝通,區議員難以有效監察,失去集思廣益的好處。再好的提議,如果在執行上做得不好,都會有嚴重的反效果。

遊客流動需規劃  免重蹈自由行覆轍

更重要的是,我期望海洋公園不要重蹈因政府經濟政策嚴重傾斜內地,引發經營模式問題而衍生出來的財政危機。不要再只接收低增值的內地團客,而要轉戰本地客群以及吸引高增值遊客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在「躍動港島南」下,政府要對遊客流動有深遠的規劃考慮,以免重蹈自由行覆轍導致產生民怨。至於海洋公園的定位,放大保育角色之後,應參閱世界其他類似保育的公園,政府理應資助海洋公園的保育支出。

雖然此計劃可能對南區經濟及就業有中長期的好處,但遠水不能救近火。現時本港經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失業率高企,政府其實應研究短期對南區經濟有好處的方法。例如有議員曾提及,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搞一些農夫市場或美食節等活動,既能使本地地攤經濟重生,又能振興南區本地經濟就業及宣揚文化。此等活動對南區就業不足或失業問題,有短期的邊際效益。

政府須和區議員合作 聽居民憂慮

最後,本人認為這個計劃在經濟發展及社區建設上將會有發展潛力,但根據政府在舊區翻新的往績,問題在於配套嚴重不足。加上「躍動港島南」會牽動很多人流,執行不好或諮詢不足,足以令全盤計劃失敗,民怨沸騰。再加上現時政府的行政沒有立法會的監察,而傳媒在中央政策收緊下,其監察政府的角色亦日漸減退,現時唯一的民意代表——區議會,亦受到民政總署的不友善對待,窒礙議會將市民意見轉達政府的功能。我認為,政府必須主動和應屆區議員緊密合作,虛心聆聽居民的憂慮,才可以避免重蹈自由行政策或「起動九龍東」的覆轍,否則我對政府是否能充分發揮這政策的潛能,有所保留。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匯豐前大中華經濟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