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歷史論述不能矯枉過正(文:黎蝸藤) (09:00)

香港中學歷史教學接連發生爭議,先是鴉片戰爭,再有中日關係。它們引起的爭議並非全然無事生非,題目本身的缺陷是內因。

對爭議試題感覺不安  無可厚非

引發中日關係爭議的DSE試題舉出兩件發生在20世紀前10多年左右(1905和1912年)的史料,表面看都是日本有利於中國,然後要學生分析是否同意在1900至1945年這長得多的時段內「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大於弊」的說法。給出史料明顯失衡。况且1937至1945年之間的八年侵華戰爭,日軍惡行罄竹難書,日本在前10多年做更大好事也難以抵消。雖考生可答是或不是,但只要具備常識和常理,「弊大於利」是唯一的結論。這類題本身是「開放性」的,但這條「完全沒有討論空間」的題目不符合「開放性」的要求,故令人覺得它在不正確地誘導學生朝「利大於弊」的方向論述。不少人感覺不安無可厚非。

其實,只要把題目改一下,如時段設置為1900至1918年,引發爭議就少得多。中日關係轉折點是「二十一條」和五四運動。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日本確實對中國有利有弊:日本雖發動甲午戰爭,要滿清割地賠償,又參與八國聯軍等,但日本人支持中國革命志士推翻滿清統治,日本學校招收大批中國留學生學習先進科技文化軍事,和制漢語促進中國更快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當時非常多中國青年以日本為師,並不視日本為仇敵。這階段「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才有討論價值。

鴉片戰爭的爭議,最初是有老師授課時說「英國為了幫助中國人戒煙而發動鴉片戰爭」。該論調顛倒是非,荒唐得無以復加,毋須多說。另一爭議是某出版社中三中史教科書上要求學生學習「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的練習題,截取兩段文字要學生評價林則徐是否「明智」。

這題目出得也很糟糕,有議員認為題目提供「一正一反」資料「可以啓發思考」,但這兩個資料並不對等。資料一摘取史料〈飭英商呈繳鴉片諭帖〉中要求外國商人交出鴉片並聲明以後永遠不再輸入鴉片的一段。資料二據大名鼎鼎的英國歷史學家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整理」出林則徐「不明白英國的貿易狀况,也毫不考慮禁煙對中英關係的衝擊,輕率地單方面嚴禁鴉片,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並最終釀成戰爭」的觀點。在筆者看來題目要求學生利用資料二的觀點去分析資料一的史料。雖然答案是開放的,但誘導性非常明顯。更何况,「整理」出的資料二根本在斷章取義甚至無中生有,如何能給學生帶來啓發呢?

「過分地反向論述」風氣  值得注意

筆者不是中學歷史老師,遠離中學考試多年,不知道現在中學歷史考試是否有特殊要求。但這兩個爭議帶來的更大思考是,近年來香港、台灣在歷史敘事方面都出現一種值得注意的「過分地反向論述」的風氣。無疑,歷史事件總會存在爭議,在涉及晚近政權的近代史和當代史更是如此,百花齊放和推陳出新是歷史研究的要求。可是,不少論者單純因不滿「主流論述」,在未有充分理據下就劍走偏鋒,斷章取義地剪裁歷史,把論述帶往另一方極端,被批評時還喜用「矯枉必須過正」辯護。這種情况令人遺憾,但在「反建制」風氣下卻愈來愈受歡迎。即使有的論述並非全錯,但至少面對中小學生是不合適的。

這兩次爭議為何引起震動,恰好是主流社會注意到這種現象的合理反應。以鴉片戰爭為例,強調「林則徐太輕率,不明智」的邏輯後果就是把戰爭起源歸咎於中國而不是英國,受害者反為罪人。加上「英國幫助中國人戒煙」謊言更荒誕地「洗白」,當然無法不令人警覺。

不應否定英發動鴉片戰爭不正義性

鴉片戰爭的是非黑白非常明確,筆者甚至認為是晚清時期,外國列強與清朝戰爭中最「不正義」的一場。

在道理上,鴉片給中國人帶來巨大禍害。微觀層次:吸食鴉片令人健康受損,上癮後不斷購買或令人家破人亡,繼而引發社會動盪。宏觀層次:清朝白銀大量外流,銀根緊缺,工商停滯,導致國窮民困,造成更大經濟社會問題,軍隊戰力也下降。清朝禁煙有理有據。

從國內法說,清朝其實早就有鴉片禁令,英美等商人向中國出口鴉片本來是違法走私行為,他們心知肚明,無非是外商、地方官和商人形成利益共同體,因而形同虛設罷了。林則徐嚴格執法也不過「剛好而已」。

從國際法說,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奠定了西方起源的國際法的基礎,也界定國家主權範圍內的事務。在當時西方國際法認知中,東亞國家是「civilized」國家(不同於美非大洋洲等原住民政權),享有國家主權。一個國家在未簽訂國際協議前,如何處理貿易關係是主權事務。既然中國從未和英國簽訂貿易協議,即使和英國斷絕貿易也談不上違約,更何况是處理違禁品?用現在眼光看,禁止通商好「落後」,但在19世紀,即使西方國家中也盛行貿易保護主義,各國都用高關稅和各種門檻保護市場。在東方「閉關鎖國」也不止是中國一家,何况其實大部分東方國家都留有小量通商口岸,並非完全閉關。

在具體行動上,林則徐在逼煙商繳交鴉片時也足夠溫和,足夠人道。那些鴉片本是走私貨,清朝規定鴉片不能上岸,林則徐此舉是緝私,可逮捕和追究相關人員的違法行為。但林則徐在三令五申無效下,也不過封鎖十三行,命令華人撤離,沒有強攻,對洋人秋毫無犯。最後沒有一個洋人傷亡,交出鴉片之後全部安全離開。林則徐虎門銷煙時還邀請各國洋人觀看,沒有把禁煙變成針對洋人的運動。

在國際關係上,林則徐還恭敬地給英女王寫信,讓此前一直被拒絕進入廣州的英國商務總監義律到十三行調停。把銷煙事件上升到「清政府對英政府」的層次也不是林則徐本意:鴉片本是煙商私物,是義律代表英國政府向煙商買下鴉片才「攬上身」,對此林則徐並不知曉。

林則徐也沒有托大,在珠江口做了軍事防範。如果硬是要說林則徐有什麼「輕率,不明智」的話,那只能說林雖被稱「第一個張眼看世界」的人,但歷史局限還非常明顯。他沒料到英國會為鴉片貿易利益如此跨越萬里地遠征中國,英國軍力這麼強大,如此船堅炮利,中國軍力又如此不濟:清朝知道中國水師只夠應付海盜,武力不如英海軍,但不知道英陸軍也這麼厲害。這些已超出歷史人物的認識能力,不能苛責。

鴉片戰爭固然有很多值得討論之處,如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帶來《南京條約》,但同時也給中國帶來很多正面影響,最後「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都值得討論。在香港也會有不少人認同,割讓給英國的香港只是不毛之地,還給中國時是「會生金蛋的鵝」,未嘗不是好事。但無論用怎樣眼光分析,都不應該否定英國發動戰爭的不正義性。如果認為林則徐「輕率,不明智」,繼而把開戰責任推到中國頭上,相當於說女孩子長得太漂亮惹人犯罪一樣不堪。

作者是旅美歷史學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